“校地共建+专业设计+全民参与”,清城源潭高质量推进乡村绿化规划设计

南方+

清城区源潭镇落实省委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部署和市委、区委工作要求,积极探索乡村绿化发展的新路径,探索构建“校地共建+专业设计+全民参与”多元推进格局,通过整合高校智力资源、引入专业设计力量、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全镇乡村绿化规划更加科学、实施更加高效、成效更加显著。

校地共建聚人才,青春智慧促绿化。高校人才对乡村绿化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源潭镇积极与高校开展深度合作,搭建“校地共建”平台,引入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等近70家高校人才资源为乡村绿化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大连村借“雁归”系列活动,激发辖区大学生参与乡村绿化规划设计、宣传、植绿、护绿工作的积极性,让青年力量融入其中,为乡村绿化工作筑牢人才根基。同时,举办“雁归”大学生交流座谈会,返乡大学生从各自专业出发,为乡村绿化规划设计建言献策。

“雁归”青年参与乡村绿化活动。 黄玉熹 摄

“雁归”青年参与乡村绿化活动。 黄玉熹 摄

专业设计进乡村,打造绿美新样本。为确保乡村绿化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源潭镇邀请专业的设计团队进行精心打造,设计团队在充分尊重乡村现有自然格局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规划布局。

迎咀村在镇党委、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与清远市御林生态绿化有限公司源潭分公司达成合作,启动迎咀村休闲绿地专项设计工作。该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设计团队秉持“生态为本、文化为魂”的理念,将自然地貌与乡村人文底蕴有机融合,精心规划生态景观区、休闲活动区等功能区域。通过科学布局,不仅提升了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还为乡村绿美建设融入现代审美,构建新型乡村公共空间,成为绿美乡村建设的示范样本。

全民参与建公园,乡村休闲添新景。乡村绿化的可持续性离不开群众的广泛参与,源潭镇通过宣传引导、政策激励、活动带动等方式,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乡村绿化氛围。

青龙村通过“村党委+村民+设计公司”的创新模式,盘活村中闲置土地资源,共同打造青龙休闲公园项目。该项目由村党委统筹推进,依托村民无偿提供的近70亩闲置土地,再交由专业设计公司负责规划设计。该项目位于青上、青中、青龙岗村小组后山,计划打造一个集生态、休闲、文化于一体的“工业+绿美”乡村休闲公园。项目计划种植紫花风铃、火焰木等苗木1035株,并配套建设凉亭、林下小道及围炉煮茶台凳等特色休闲设施,为群众提供高品质的娱乐休闲空间。根据项目规划,该项目预计2026年底基本建成,项目建成后,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更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有效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青龙休闲公园项目效果图。

青龙休闲公园项目效果图。

下一步,源潭镇将继续深化创新模式,持续推进乡村绿化工作,让绿美成为乡村的亮丽底色,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南方+记者 黄玉熹

通讯员 何瑞祺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林伟杰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