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教育强市!佛山教育大会划出高质量发展重点

南方日报 南方+

4月10日,佛山市召开全市教育大会,扎实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会上,南海区、顺德区、佛山大学主要负责同志作现场交流发言;禅城区、高明区、三水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作书面发言,交流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的举措和成效,助力“再造一个新佛山”,为建设教育强省贡献更多佛山经验。

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常态化举办路演大赛,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受访者供图

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常态化举办路演大赛,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受访者供图

一域一策

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矩阵

作为全省首个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佛山率先实现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区全覆盖,五区均获“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立项,“五区同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顺利通过省级督导评估,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在新起点上奋力推进教育强市建设,佛山五区将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推进教育强市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禅城区围绕“打造佛山之心,奋进学在禅城”目标定位,大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入推动“四精四品”“六精六高”建设,一体化打造治有优法、学有优教、教有优师、读有优校、育有优方“五优”教育品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

南海区锚定“美好教育”目标,坚持“三个优先”,即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设施优先建设、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加快育人方式变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不断完善“美好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未来四年,南海区计划总投资82.66亿元推进43个学校建设项目,今年已获批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5.96亿元。

顺德区持续深入实施教育“四好”工程,围绕“好学校、好校长、好老师、好生态”,打响以“质量和品牌”为核心的教育事业发展攻坚战,全区新招聘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占比已从2021年的不到30%提升至70%,远超全省平均水平。面向未来,顺德将深入推动教育“四好”工程加快向“四优”迈进,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培养学生成长等方面继续发力。

高明区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以“小家访”撬动“大教育”,全区中小学生100%完成家访档案建立,按照有师资、有计划、有教材、有活动的“四有”标准,逐步推动家长学校建设实现“四个全覆盖”,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样本。

三水区多维度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力实施名校领航镇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区5个镇打造10所镇域名校,推动实现“镇有名校、校有名师、人有特长”,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环两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教育支撑。

产教融合

筑牢城市发展人才基座

建设教育强市,基础教育是基点,高等教育是龙头。

作为广东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佛山大学聚焦打造产教融合新高地、科技赋能新引擎、人才集聚强磁场三大核心任务,努力成为佛山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担当”。目前,佛山大学已与佛山本地的龙头企业共建23个产业学院,覆盖20多个行业,超七成毕业生在佛山就业,已成为佛山新一代“产业生力军”。

围绕佛山打造“10+N”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佛山大学重点打造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和基础学科四大学科专业集群,推动实现学科群服务产业集群、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有机衔接。目前,佛山大学共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有力支撑了佛山制造业当家,推动佛山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为深度融入佛山“环两江先行区”建设,佛山大学将强化有组织科研,打造高水平科研创新大平台及“环佛大科创带”,协同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佛山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硬核智慧支撑。

作为唯一一所由市财政投资的高职院校,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按照“以产定群,以群设院”理念,动态优化调整二级学院和专业设置,2024年学校发明专利授权数量跃居全国高职院校第六、全省第一,科技成果转化全省高职院校排名第一,创新强校工程挺进全省A类院校前七。

面向未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将从名扬天下的“佛山功夫”中,深挖功夫文化和职业教育相通之内涵,努力练就“五大功夫”:五育并融匠心锻匠才的“育人功夫”、加速内涵提升的“五金功夫”、激发产教融合活力的“改革功夫”、推动AI全面赋能的“数智功夫”、教随产出的“出海功夫”,奋力打造与中国制造业强市地位相匹配的高水平职业院校。

作为一所高水平高职院校,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成果取得长足进步,近5年共获得省级标志性成果1558项、国家级成果677项、国际化成果49项,在中国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排名中,位居全省第三、全国第二十四。

值得关注的是,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正努力创建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为佛山本科大学添砖加瓦。接下来,该校将锚定建成中国特色、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这一目标,全力打造人才培养、产科教融汇、大师名匠汇聚、社会服务、智慧化校园建设、职教开放合作六大高地,为佛山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促进教育与科技、产业

深度交融

作为佛山市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以“服务企业、服务高校、服务地方”为宗旨,促进教育与科技、产业深度交融,积极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佛山样本”。

该中心自成立以来,依托广东省167所高校的科研资源,联动全国400余所高校,建立了34个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站,构建了“七有”全链条服务体系,累计孵化培育150家科技型企业,引入投资10亿元。通过“技术经理人驻点”和“转化门诊”等创新模式,该中心深入1500余家企业挖掘技术需求800余项,促成成果转化合同194项,金额达3.5亿元。

此外,该中心连续8年举办技术经理人培训,累计超5000人次参训,为高校、企业培养一支复合型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连续8年举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系列活动和“高创杯”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演大赛,构建开放创新生态,累计收集超2000个项目参赛。

面向未来,该中心将按照“做优高校供给侧,对接产业技术需求侧,做强成果转化服务侧”的工作思路,打造概念验证、中试制造、精准对接、技术经纪、创业孵化等全链条综合服务平台,把高校实验室转化为产业变革策源地,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的教育通道,为佛山高质量发展锻造更强劲的创新引擎。

采写:南方+记者 高雨宁

编辑 黄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