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佛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联合市人社局在顺德区北滘职业技术学校(下称“北滘职校”)举行“佛山市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基地揭牌仪式暨省级农房建设试点现场观摩会”。活动同步开展乡村建设工匠技能竞赛、杏坛镇新联村农房风貌示范项目参观等环节,旨在推动农房建设标准化、工匠培训专业化,为全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供实践范例。广东省住建厅一级调研员卓云峰、佛山市政府副秘书长蔡栋伦等领导出席活动。
佛山市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基地揭牌。唐梦 摄
工匠培训基地启用:
培育乡村振兴“生力军”
新落成的佛山市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基地依托顺德区北滘职业技术学校建设,该校作为全市单体面积最大的公办中职学校,拥有40年职教经验,开设智能建造、建筑工程施工等特色专业。基地配备6大实训中心、43个实训室场,新建300平方米工匠功法展示室及40余个培训工位,年均计划培养500名以上持证工匠。
与会者参观佛山市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基地内建筑教育样板。唐梦 摄
北滘职校党总支书记梁泽洪介绍,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是全市中职唯一的建设类试点专业,学生曾获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20项、国家级奖项7项。基地将联合行业协会建立“培训-考核-管理”全链条体系,推动传统“土师傅”向现代化“巧工匠”转型。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佛山市已培训乡村工匠2074人次,发证率达94.55%。
佛山市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基地在顺德区北滘职业技术学校内举行揭牌仪式。唐梦 摄
省级试点成果:
顺德农房风貌“美颜”升级
作为全省23个省级农房建设试点之一,顺德区创新推出 “四个一”机制(一所美学学校、一本图集、一套机制、一批试点),在全国首创将“审美观”纳入农房外立面审查,明确建筑色彩、风格等正负面清单,实现风貌管控“刚柔并济”。
在杏坛镇新联村示范点,岭南水乡风格的自建房与乡村肌理有机融合,成为农房从“有房住”向“住得好”转变的标杆案例。该经验入选“2024年佛山十大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并在全市推广。截至2025年3月,佛山市累计完成农房微改造2.78万户,建成绿色农房4697户,其中光伏一体化农房4158户,占比超88%。
与会者参观顺德区在杏坛镇新联村农村自建房示范点。唐梦 摄
政策护航:
锚定“三年攻坚”目标
活动现场发布《佛山市绿色农房建设技术指引》《农房设计通用图集》等新政,明确推广装配式建筑、光伏屋顶等技术。蔡栋伦表示,当前佛山正全力建设“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计划通过农房建设与“百千万工程”深度融合,2025年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卓云峰认为,佛山需以问题为导向,补齐短板,进一步发挥试点示范作用,为全省城乡协调发展提供经验。据悉,佛山市已创建1个省级农房试点(顺德)、2个市级试点(顺德+南海),并出台全国首个自建房风貌审查指引。
广东省住建厅一级调研员卓云峰在佛山市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基地揭牌仪式上讲话。唐梦 摄
下一步,佛山市将依托培训基地开展“工匠技能大赛”,完善工匠信用评价和“工匠责任制”,计划未来培育万名新时代乡村建设工匠。同时,深化“光伏+建筑”试点,推动绿色农房覆盖率不断提升,为城乡协调发展注入新动能。
采写:南方+记者 唐梦
通讯员 佛住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