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推出的这堂课,为何关乎未来?

广东教育头条
+订阅

4月10日,在广东的同一个场合,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广东电视门户正式上线;另一个是发布广东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2+1”方案,明确中小学人工智能课时,加强培育师生人工智能素养。

在省级层面构建师生AI素养框架,实属全国首创。广东为何抢先布局AI教育?这堂课,何以关乎未来?

南方+记者 张梓望 许舒智 摄

南方+记者 张梓望 许舒智 摄

中山 南方+分割线  南方+ 朱晓宇 制图

先行先试

2024年11月,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

广东先行先试,率先发布“2+1”方案——“2素养1纲要”:《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试行)》和《广东省中小学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试行)》,以及《广东省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这是对教育强省建设的前瞻布局,更是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工程”。

针对中小学校人工智能教育,方案提出了细致要求。

原则上,小学1—4年级每学年不少于6课时,小学56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初中78年级不少于每两周1课时,高中阶段在信息科技和通用技术等国家课程实施基础上,在高一或高二不少于每两周一课时。

课程学的是什么?

“素养”是核心。“AI教育不是‘编程课’或‘工具操作课’。”暨南大学智慧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子韬说,《学生素养框架》涵盖“人智观念、知识技能、智能思维、伦理责任”四大维度,覆盖从技术认知到伦理责任的完整素养链。

刘子韬。南方+记者 张梓望 许舒智 摄

刘子韬。南方+记者 张梓望 许舒智 摄

此举将有助于提升全体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而非单一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

不局限于学生,方案也覆盖到了教师群体。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突破性进展,为教育带来了“快进键”效应,亟须教师具备扎实的人工智能素养,既懂技术应用,又深谙教育规律。

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林如鹏表示,推出《教师素养框架》,正是为了弥补当前教师队伍AI能力的不足。

 林如鹏。南方+记者 张梓望 许舒智 摄

林如鹏。南方+记者 张梓望 许舒智 摄

只有筑牢教师AI基底,才能夯实学生AI素养基础,进一步培养未来“人工智能+”的复合型人才。

中山 南方+分割线  南方+ 朱晓宇 制图

补齐短板

为何要抢先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AI教育?

广东有需求、有实力,更有底气。

环卫机器人

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广东在校生和学校基数大,对高质量、体系化、多类型的数字教育资源有迫切的现实需求。

作为制造业第一大省,广东中小学新型基础设施完备,拥有全国领先的5G、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设施和众多信息技术头部企业,具备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有利条件。

一直以来,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是广东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尤其在教育数字化、人工智能教育等方面,粤东粤西粤北及偏远乡村地区还存在专业师资短缺、设备系统陈旧、课程资源匮乏等情况。

3月18日,广东发布推进建设教育强省的最新方案,明确到2035年全面建成教育强省,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并重点强调要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今天“上线”的两件大事,齐齐瞄准补短板——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广东电视门户上线,通过电视信号传输名师课程,将巧妙化解偏远乡村网络基础设施薄弱难题。

“2+1”方案的发布,则为粤东粤西粤北及偏远乡村地区提供“AI教育指南”,推动优质课程和资源向这些地区倾斜,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

全方位布局中,还蕴含着深谋远虑。

人工智能特色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在人工智能重构全球教育生态的当下,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正着力构建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人工智能素养培育链条。

在中小学阶段植入AI教育基因,恰恰能够持续打造“人才蓄水池”,为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提供“源头活水”。

中山 南方+分割线  南方+ 朱晓宇 制图

面向未来

AI教育的背后,是广东蓬勃的人工智能产业。

《2024年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广东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近1800亿元,同比增长约18%。

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全国人工智能组织机构已达近190万户。其中,广东地区以近28万户的规模领跑全国,占据全国总量的14.7%。

今年以来,广东动作频频,加快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

2月18日,广东召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不久前,发布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我国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把人工智能发展放在国家战略层面系统布局、主动谋划”。中小学阶段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人工智能教育对中小学生具有深远意义和价值,不仅关乎个人未来发展,也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石。

图为学生信息科技创新大赛的参赛作品,来自江门一中的参赛学生展示智能化自动分药装置的人脸识别功能。

今天出台的这一系列AI教育举措,正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是“百万英才汇南粤”的基础工程,更是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AI教育“组合拳”,让学生成才得以有更多可能,也将为广东发展厚积明日之才。

采写:南方+记者 陈伊纯 钱明雅 吴少敏

编辑 钟烜新 李卓
校对 裴玉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