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造|这款光电玻璃,给建筑穿上太阳能铠甲!

中山火炬发布
+订阅

【编前语】《火炬造》栏目重磅来袭!栏目聚焦中山火炬高新区硬核科技企业,揭秘高精尖创新成果,对话研发团队,解读技术亮点,展现“火炬造”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硬核实力。跟我们一起,一探前沿技术与产业应用碰撞,本土企业追“高”逐“新”的奋斗故事,看“火炬造”如何领跑行业赛道,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在中山火炬高新区

一座“隐形电厂”正悄然改变建筑形态

火炬造“发电玻璃”

正从这片创新热土走向全国

近日,记者走进中山火炬高新区企业广东明阳薄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明阳薄膜科技),近距离了解明阳薄膜科技研发的让窗户、幕墙、屋顶都能变身绿色能源站的“光电玻璃”。“我们的‘光电玻璃’产品可根据建筑需求定制不同透光率、颜色、造型以及结构(规格),既能当建材又能发电,就像给建筑穿上太阳能铠甲。”明阳薄膜科技副总经理周壮大介绍道。

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采用明阳薄膜科技研发的“光电玻璃”。

广州南网变电站科普中心采用明阳薄膜科技研发的“光电玻璃”。

明阳薄膜科技研发的“光电玻璃”,应用场景极为广泛。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国家速滑馆、青岛特来电零碳大楼等项目纷纷采用,为城市注入绿色活力;深圳零碳公园生活馆、广州南网变电站科普中心等场所,借其塑造独特城市景观;广州庆盛天桥、南通大剧院光伏停车场等低碳交通设施建设,也有它的身影。此外,分布式电站和城市光储一体化项目中,“光电玻璃”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些应用案例充分展现其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满足建筑多元需求方面的卓越价值。

“光电玻璃”拥有强大的技术支撑,该企业自主研发的高效率薄膜光伏技术,采用碲化镉和钙钛矿双技术路线。其中,碲化镉薄膜电池第三方认证转化效率位居全国首位,钙钛矿电池转换效率达25.11%,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作为火炬高新区培育的高科技企业,明阳薄膜科技将创新基因注入产品,其总部大楼的外立面幕墙采用了集发电功能与节能效果于一体的高科技玻璃产品。这款碲化镉薄膜组件,透光率达60%,融合双银Low-E涂层与阳光膜技术,与普通幕墙玻璃外观相近,实现了建筑美学与实用功能的完美统一。“安装光伏幕墙后,大楼自身发电量能满足35%的用电需求,在漫长的生命周期里持续供电,年减碳量相当于种植10000多棵树。”周壮大表示,薄膜组件在弱光环境下也能高效工作,发电时间比晶硅电池长。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BIPV市场蓬勃发展,明阳薄膜科技敏锐捕捉到这一机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今年研发占比高达18%。公司还计划推出“光伏+储能+智能调控”一体化系统,推动建筑从“被动节能”向“主动产能”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明阳薄膜科技的技术,太阳能百叶窗这一创新产品也应运而生。它将中空的明阳光电玻璃与百叶窗相结合,拥有完全自主专利设计,具备可定制化、无线驱动等优势。不仅能实现遮阳、采光等传统功能,还能通过太阳能发电为建筑提供清洁能源。其发电玻璃透光率20%—80%可调,功率范围20—80W,在弱光环境下也能稳定发电。该产品适用于办公大楼、家庭住宅等多种场所,为建筑节能减碳提供了新的选择。

“我们不只是制造‘光电玻璃’,更是在重新定义建筑。”周壮大表示,未来,明阳薄膜科技将继续深耕场景化应用,致力于让每一栋建筑都成为“零碳生命体”,推动绿色建筑产业迈向新高度,在火炬高新区这片创新热土上,持续绽放科技光芒,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火炬智慧与力量。

中山火炬融媒体中心

记者:欧月莹

美编:张丽红

责编:赵攀峰 李嘉浩

执行总编辑:戎明星

总编辑:龙梦君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