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人,非机动车上广州金沙洲大桥有变化

红绿灯
+订阅

“以前走金沙洲大桥没有红绿灯,还和机动车一起抢道,现在这样好了很多。”近期,电动车车主骑车经过广州市金沙洲大桥时,发现了可喜的变化——桥上不仅有了非机动车道,还安装了新路灯,增加了新标识。

实际上,这是广州交警优化金沙洲大桥非机动车道的一系列举措。

00:50

@骑车人,非机动车上广州金沙洲大桥有变化

金沙洲大桥机动车的出行状况一直备受关注。去年9月,该大桥出城方向的非机动车专用道建成开通,有效解决了金沙洲片区居民大量电动自行车出行“无路可走”的局面。

专用道开通后,广州交警持续“精细管理”,会同相关部门改善上下桥位的通行环境,消除安全隐患。

“金沙洲大桥东岸的非机动车道贯通后,车主可以通过松北街的接驳坡道上桥。”据广州交警相关负责人介绍,有了非机动车道,大家出行的安全和便捷系数进一步升级。

“以前上来之后就停着,等车稍微少一点的话就直接穿过去,走机动车道。”一名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坦言,在非机动车道修好前,他们不得不走机动车道,但机动车车速快,每次通过时,自己心里也“打鼓”,现在有了非机动车接驳坡道,安全多了。

有专门的车道还不够,广州交警持续关注该区域电动自行车通行秩序,在加强警力引导有序通行的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不断共同优化通行条件。

记者在现场看到,金沙洲大桥非机动车专用道的上桥位置已张贴了不少温馨提示,提醒这个位置往前开就是非机动车专用道,另外,上桥位置处也安装了多盏路灯。一系列举措落地,让过江电动自行车从“有路可走”逐步升级为“走起来更安全”。

“在充分调研的情况下,结合所在的区域作出相应改善,对于整个交通的状况也可以提升。”广州市法学会交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谭国戬指出,金沙洲大桥非机动车专用道的建成通车可作为范例,以安全作为第一基数,提升道路安全,另外,相关部门也可做好后续的执法行动。

电动自行车管理工作是系统工程和民生工程,需要全市各职能部门、各区通力合作,全社会积极参与。接下来,广州交警将和广大市民群众一起努力,通过依法推动综合治理,减少电动自行车伤亡事故,营造更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文字:南方+记者 关喜如意

剪辑:南方+记者 龙达洋

通讯员 交宣

编辑 卓佩仪
校对 刘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