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陆 夷
巡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抓手,中央巡视工作更是长期备受关注。
4月8日,全国巡视工作会议暨二十届中央巡视省(区、市)动员部署会召开。同日,二十届中央第五轮巡视对象正式公布。
综观此次会议精神及巡视工作安排,诸多表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些关键词不仅反映出本轮巡视的新特点新要求,更释放出把巡视利剑磨得更光更亮的强烈信号。
第一个是“巡视全覆盖”。
管党治党没有“特殊”,从严治党没有“例外”。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到2024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强调,“在一届任期内,对所管理的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实现巡视全覆盖”,充分彰显了党内监督无禁区、无例外的坚定立场。
据统计,中央巡视组肩负着对280多个地方、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开展巡视的重任。截至本次巡视前,全覆盖任务的完成率近50%。在前四轮巡视中,巡视对象主要集中于中管企业、经济工作部门、金融单位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单位等。此次巡视对河北、山西等16个地方进行常规巡视,是“坚持板块轮动、整体推进”的体现。
中央巡视全覆盖备受关注,主要原因在于其规格颇高且影响深远。在此前巡视过程中,应声落马的高官不在少数。比如,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对34家经济工作部门和金融单位开展常规巡视后,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单位的多名中管干部相继被查处,再次印证了中央巡视组发现问题的能力、水平及其强大的震慑效应。
第二个是“提级巡视”。
本轮巡视在组织方式上更为灵活多样,打出了常规巡视、提级巡视、联动巡视的“组合拳”,尤其是打破常规套路,部署开展提级巡视。
作为一项关键的制度创新,提级巡视的核心在于提升巡视层级,以此打破地方或基层可能存在的阻力,强化巡视的权威性与有效性。从《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必要时可以提级巡视”,到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公报提出“深入探索提级巡视、联动巡视”,再到2024年中央针对金融领域开展联动巡视、对部分地级市实施提级巡视……近年来,“提级巡视”频繁进入公众视野,相关探索不断推进,监督精准性和有效性显著提升。
本轮巡视选定对云南省昆明市开展提级巡视,其中深意不言而喻。据分析,开展提级巡视在对象选择上需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精准确定。例如,主要负责人由开展提级巡视的党组织管理,而其他班子成员由下一级党组织管理的单位;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且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单位;干部群众反映强烈或因重大舆情造成恶劣影响的单位等。
而今年3月,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文荣在任上被查,他也是2024年以来第四名曾担任过昆明市市长的落马官员。在此背景下进行提级巡视,意味着震慑力、穿透力将进一步增强。
第三个是“政治偏差”。
巡视是政治巡视,本质是政治监督。
正如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所强调,必须以“两个维护”为根本指向深化政治巡视,善于从政治上发现问题,查找政治偏差,消除政治隐患,确保政治安全。
查找政治偏差究竟包括哪些内容?
从全国巡视工作会议透露的信息来看,主要是围绕党中央关于每个地区的功能定位和战略部署,重点检查两大方面的情况:一方面,深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贯彻落实以及统筹发展和安全情况;另一方面,深入了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班子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及巡视整改情况。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只有深入挖掘那些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精准找出落实改革部署过程中的重大偏差,以及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才能真正推动相关问题得到切实有效的整改,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稳步前行,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行稳致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