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深圳时隔9年重回全国“外贸第一城”,其中跨境电商贡献显著。目前,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Lazada、eBay等平台上的中国卖家,有近一半来自深圳。
视线聚焦到深圳的跨境电商“版图”,宝安区依托深圳国际机场、大铲湾码头等交通枢纽,以及扎实的制造业产业基础,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2024年1-11月宝安区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就达889.07亿元,增长1107.57%,增速全市第一。
在9日召开的宝安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上,区政协委员、深圳智美科技产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春伟指出,跨境电商已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引擎”,宝安区作为深圳产业大区,应抢抓机遇,补齐短板,加快完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打造大湾区跨境电商产业中心。
宝安跨境电商优势与挑战并存
物流与产品是跨境电商发展的两大基础要素,前者保障高效的跨境运输,后者则决定了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在许春伟看来,宝安作为深圳的枢纽之区、产业大区,发展跨境电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宝安区有着深圳国际机场、深中通道、大铲湾码头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的“加持”,“海陆空铁”网络密集,叠加机场保税物流中心及跨境物流龙头企业,已形成完善高效的跨境物流体系;另一方面,宝安拥有5.45万家制造业企业,制造业链条完整、分布集中,足以稳定对接高量级的跨境订单需求。
但与此同时,宝安跨境电商也面临龙头企业缺乏、企业集聚度不高、公共服务支持不足等制约。
“目前,宝安还没有一个跨境电商产业聚集区,也没有跨境电商专业园区,跨境电商的产业氛围有所不足。”许春伟指出,近年来,宝安虽然积极采取对外贸易便利化措施,着力打通物流、通关、退税、保险等全链条,但尚未形成汇集金融、供应链、法律财税、人力资源、展会营销等全要素配置的跨境电商产业服务平台。
打造大湾区乃至全国的跨境电商产业中心
“跨境电商已成为中国产品链接全球市场的强大推力。”许春伟认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环珠江口“黄金内湾”临湾核心片区的宝安,应进一步强优势、补短板,加快完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努力成为大湾区乃至全国的跨境电商产业中心。
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内培外引并举,依托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展会交流联络功能,有针对性地引进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大型卖家、产业链龙头企业在宝安设立跨境电商运营中心,同时支持区内工贸一体化企业拓展跨境电商渠道、打造跨境电商品牌,提升宝安制造品牌价值和海外认可度。设立跨境电商发展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投资、孵化跨境电商产业链优质企业,积极培育区内跨境电商上市企业。
二是软硬件同步提升,建议支持建设高标准跨境电商专业园区,支持线上直播、AI等新业态、新技术在跨境电商领域应用发展,鼓励符合资质的培训机构、产业园区建立实训基地,推动跨境电商人才梯队建设。此外,支持举办跨境电商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鼓励跨境电商行业展会、峰会、论坛等有影响力的活动落户宝安或在宝安举办,努力提升宝安跨境电商产业氛围和产业活力。
第三,设立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建议多部门联动打造跨境出海服务中心,优化、提升跨境电商公共服务能力;支持出口代理、财税合规服务、知识产权代理、法律支持等跨境电商服务企业发展,助力跨境电商企业合规经营。
文字:南方+记者 胡百卉
摄影:南方+记者 何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