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山上云霭缭绕,石马河畔书韵悠扬。东莞八中“立人堂”的金色晨光里,镌刻着这所年轻学府十年如一日的坚守——2011年建校之初,便以鲁迅“首在立人”思想为锚,在东莞临深片区写下“立德树人”的办学注脚。
根植莞中百年沃土,叶沐松湖和煦春风。从借力百年莞中基因到凝练“扎根·出彩”育人哲学,十四年来,八中始终紧扣“对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初心。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竞合的新坐标系下,东莞八中正以“立人”为笔,书写着莞邑大地“向下扎根,向上出彩”的教育答卷。
五维立体打造“立人教育”体系
俯瞰八中校园,硕大的“立人堂”三字在教学楼的顶端灿烂夺目。环顾校内,“立志”“立德”“立言”“立行”四栋教学楼构筑精神坐标;放眼校外,观音山钟灵毓秀,石马河潺潺流淌,这是一片践行“立人教育”的沃土。
立人堂
何为“立人教育”?“立人”二字源于鲁迅《文化偏至论》中“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的哲思。凡事举,先立人。“立人教育”之根本正是在于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学校认为,当今社会要循新时代教育之“道”,立新时代之“人”。面对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八中办学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确立了新时代“立人教育”的品牌核心价值——“扎根·出彩”。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东莞八中深谙其道。教学楼群的命名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对现代教育本质的叩问:立志楼承载朱熹“百学须先立志”的训导,立德楼践行“修身以立德”的古训,立言楼、立行楼则诠释着“启天下之方悟者”“训天下之方动者”的智慧传承。这种以文化基因重构当代教育的探索,让“立人教育”既有历史纵深感,又具时代穿透力。
“我们八中人,希望办这样一所学校:在这里,学校的教育是温情而理性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是生动而幸福的,教师们拥有幸福而完整的教育人生。”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郭金龙表示,着眼“新十年”发展大计,学校正锚定“良师立人、发展立人、课程立人、立体立人、环境立人”五大目标,以教师、学生、课程、资源、环境五维协同发力,构建起“扎根中国大地,成就人人出彩”的立人教育系统工程。
学校希望,通过八中人用心耕耘,将立德树人价值观念转化为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统合为八中“立人观”,再将“立人观”转化为教育实践,最后依靠师生的内在主动性使师生发展与立人教育理念相一致。
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今年初,一场面向高三学子的航空航天专业升学指导讲座在八中如期举行。从产业现状到专业前景,从职业岗位到院校推荐,资深的教授学者为同学们带来宝贵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逐步帮助大家打开视野,为未来升学和职业规划提供了方向。
作为支撑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这只是八中生涯教育的冰山一角。
在这里,学校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八中在东莞普通高中最早设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建立学生多维自主发展体系,引导学生立志向、明志业。近300平方米的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整合了心理团辅、心理咨询、生涯规划、学业指导及生活保健,为学生提供科学的、针对性的辅导和咨询。
值得一提的是,全校共计有60位优秀骨干教师参加了首批生涯规划师培训,学校生涯规划课程被市教育局评为“优秀德育成果”,并被广东教育学会中学生涯教育专业委员会授予“广东省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研究和实践基地”。
要使学生在发展中“立人”,离不开“立人”课程体系的支持。
在课程建设方面,通过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学校将原有的各类零散的课程资源整合为学部课程群、德育课程群、社团课程群和家长课程群四大类,课程形态多样,注重核心素养培养,为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发展型课程保障。
入学礼
为主动适应新课程、新高考改革要求,东莞八中组建了优秀的高考研究团队,探索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创新性地提出了选科学部制教学管理方式——基于项目式学习理念,结合高中12种选科模式,构建了跨年级、跨学科、跨备课组的创新教育共同体“选科学部”,开展走班制和选修课等教学管理改革工作。
成人礼
此外,学校不断完善以“四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指标体系,充实教学、课操、社团、竞赛四大学生发展羽翼平台,搭建了学生发展指导、“立人”课程体系、创新评价机制和健康护航四大支撑体系,力求让学生在发展中成为最好的自己,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毕业礼
良师立人:锻造技能态度兼善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学校认为,教师团队应呈现专业技能与专业态度兼善的“良师立人”特征。
为此,在教师发展上学校特别聚焦四大方面。一是聚焦质量提升的有效教学与智慧课堂建设,二是聚焦技能优化的专业教学与创新教学实践,三是聚焦德育专业化的“立人导师”专业发展,四是聚焦基于新高考背景下教学现场的问题研究,推动构建“立人科研”机制。
日前,八中德育专项工作室成立。这个以“班主任专业成长”“学生成长指导”“家校融合教育”为三大支点的平台,正通过构建“专业研修+情感赋能+实践迭代”三维体系,推动教师队伍从经验型向专业型蝶变。这一举措,既是“立人教育”理念在教师发展维度的具象投射,更是对“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古训的当代诠释。
在东莞八中的育人逻辑中,教师既是“立人”的践行者,也是“被立”的成长者。多年来,通过“立人课堂”教学比武、“立人名师”年度评选等载体,东莞八中为学校教师搭建了完善的成长路径和展示舞台,如今师资力量也日益雄厚。当前,全校275名教职工中,有正高级教师2人,副高级教师42人,拥有硕士学位教师72人。其中,现有南粤优秀教师1人,市名师工作室1个,省学科带头人1人,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4人,市学科带头人5人,市优秀教师6人,市教学能手28人。省级优秀科组1个(生物),市品牌科组1个(数学),市“品质课堂”实验教研组7个(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化学、综合实践和劳动教育)。
与此同时,在资源统整方面,学校深化“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联动家庭、学校、社区及社会资源,构建起“立人教育社区资源库”,并积极营造“四位一体,立人育才”的共识,构建八中“育人生态圈”。学校深入开展安全校园、科技校园、人文校园、学习校园建设,营造适宜师生学习和生活的和谐环境。通过打造“无边界交流空间”“创客工坊”“开放式阅读区”等场域,创设出自主探究与跨学科研讨的活力空间的同时,也在重塑“师与生”“教与学”的互动方式。
以“立人教育”为核,以五维体系为脉,东莞八中扎实书写着新时代高中的教育答卷。建校十余年,学校获评广东省一级普通高中、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航空航天特色学校、全国科技体育试点学校、广东省生涯教育示范基地等荣誉。学生参加竞赛获国家、省、市级奖项近1000项、1500多人次。
撰文:毛敏 黎晗 王慧
图片由学校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