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番薯田变成“致富田”,清城龙塘牵手长隆布局番薯产业项目

南方+

为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4月9日上午,由广东长隆集团投资,清城区龙塘镇经济发展总公司联合骏富集团规划打造的智联长隆 科技兴“薯”——长隆·龙塘“百千万工程”番薯产业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将以“科技赋能、三产融合、生态循环”为核心,打造集“智慧种植、精深加工、农旅体验、品牌孵化”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示范标杆。

智联长隆 科技兴“薯”——长隆·龙塘“百千万工程”番薯产业项目正式启动。

智联长隆 科技兴“薯”——长隆·龙塘“百千万工程”番薯产业项目正式启动。

龙塘镇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与番薯产业基础,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有效路径,充分发挥长隆项目在旅游产业及品牌知名度优势,在清城区农业农村局、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的指导下和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的支持下,携手广东长隆集团、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骏富集团等共同打造“百千万工程”番薯产业项目。该项目以构建“一核一带联五片”的整体空间格局为重点,核心打造集科研育种、农旅休闲、展示展销、综合种植为一体的番薯产业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安丰、金沙、云路、泗合、民平等五个番薯种植示范片联动发展,全面构筑龙塘镇番薯产业发展体系。

智联长隆 科技兴“薯”——长隆·龙塘“百千万工程”番薯产业项目。

智联长隆 科技兴“薯”——长隆·龙塘“百千万工程”番薯产业项目。

据悉,骏富集团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应用国际领先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生物活性技术,实现番薯功能性升级。目前,在银盏社区高桥村规划30亩土地作为SOD番薯智慧种植核心区,辐射带动龙塘镇五个番薯种植示范片建设,推行“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品控”的订单农业模式。未来将以科技赋能打造智慧薯田,通过土壤传感器、无人机巡检及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农事管理,同时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红薯从种植到销售全程可追溯,构建透明供应链。

参会人员观看产品展示区。

参会人员观看产品展示区。

“这套智慧农业系统就像给农田装上‘大脑’和‘眼睛’,通过大数据平台可以实时查看作物长势,接收施肥、灌溉等智能提醒。而区块链溯源系统能让消费者扫码查看作物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数据。”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道。此外,该项目将推动三产深度融合,规划打造集研学、康养、文创于一体的农旅综合体,实现“农田变景区、农品变潮品、农民变创客”的业态升级。

长隆集团作为项目资金支持方,捐赠1800万元助力项目落地,长隆集团党委委员、长隆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黄淑娟表示:“长隆集团坚持党建引领,联动龙塘镇共同建设番薯产业示范基地,是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也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希望通过科技赋能、产业联动与市场驱动,龙塘镇的番薯种植基地不仅能长出优质番薯,更能结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农民富足’的丰硕成果。”

龙塘镇党委书记阚礼表示:“将加快推进项目落地见效,运用智能种植技术实现增产提质,深化‘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番薯附加值,真正把番薯田变成群众的‘致富田’‘希望田’,把‘小番薯’做成‘大产业’,让企业投入的每一分钱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果。”

番薯产业是龙塘镇落实“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清城区副区长吴健平表示,龙塘镇要聚力“百千万工程”,实现强农兴村,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强化项目带动、科技支撑和品牌建设,力争在产业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助力“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要聚焦乡村振兴,培育新兴业态,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培育“一村一品”示范项目,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富民产业,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实现“农田变景区、农品变潮品、农民变创客”的业态升级,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创业创新的热土;要聚合多元力量,共促长效发展,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创新多元协作模式,充分发挥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优势,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协同的共建格局,为“百千万工程”汇聚源源不断的社会动能。

南方+记者 黄玉熹

通讯员 李苑仪 龚雅静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叶镇祖
校对 何翠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