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村里来了CEO,让小村庄连接大市场|改革深透视

南方+


1

走进佛山市厚金综合批发市场,上百家商户忙得热火朝天,这里是集农副产品、日用百货等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批发市场。然而就在一年前,这里还全都是空铺。

这样的变化出自“90后”女孩陈嘉奇之手。陈嘉奇曾在一知名地产公司担任物业出租负责人,2023年11月通过社会化招聘的方式,成为禅城区祖庙街道敦厚村的职业经理人,也叫乡村CEO。

农村,是改革发展的热土。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而在佛山,“先富起来”的乡村早已展开新一轮探索。

2024年,佛山市委组织部牵头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市国资委等有关部门,通过“国企选派+社会化招聘”方式,组织53名乡村职业经理人到五区30个试点村居工作,运营管理农村集体资产。

如今一年过去,这一创新举措促进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塑造了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助力佛山全市所有村集体收入均突破百万元,“亿元村”增至87个。

在乡村CEO的助力下,敦厚村的厚金综合批发市场已吸引上百家商户进驻。廖明璨 摄

在乡村CEO的助力下,敦厚村的厚金综合批发市场已吸引上百家商户进驻。廖明璨 摄

村里来了“智囊团”

“沉睡”资产变增收“活水”

陈嘉奇所在的敦厚村,是紧邻佛山市中心的一个城中村。几年前,村子建起了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厚金广场,然而由于缺乏招商经验和相关人才,被长期闲置。

如何盘活沉睡资产,成了陈嘉奇到岗后的第一个难题。后来经过多次调研走访,短短半年时间,她就让原本周围杂草丛生的厚金广场迎来了新生:石子路被改造成宽阔的水泥地,还专门规划了100多个地面停车场,并吸引了一大批商户进驻。

原本周围杂草丛生的厚金广场也迎来了新生。廖明璨 摄

原本周围杂草丛生的厚金广场也迎来了新生。廖明璨 摄

“如今闲置的厚金广场8.7万平方米物业已出租6.66万平方米,出租率从0跃升至76%,每年为集体带来租金收入800多万元。”陈嘉奇说。

01:28

村里来了“CEO”,让小村庄连接大市场|佛山十大改革案例

在佛山,农村集体资产总额超过1300亿元,年收入超300亿元,但资产经营模式相对单一,缺乏先进经营理念和人才,导致产业层次低、闲置资产多、增收放缓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此,佛山相继出台《关于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明确通过从国企选派乡村职业经理人试点工作等举措。

2024年,作为首批职业经理人中的一员,在知名地产公司有过多年产业招商经验的范苏明,走进了禅城区石湾镇街道石梁村。

范苏明回忆,她刚任职时发现,此前村里由于缺乏统筹、业态混杂,商家纷纷提前退租,短短几个月村里就损失了几百万元。后来她改进运营模式进行精准招商,引进了一家广州企业改造饮食娱乐城,让村集体经济收益扭亏为盈。

“该项目预计投入250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改造后园区年产值预估达到1亿元。”范苏明介绍,目前项目改造效果图已出、意向商家已签署进驻协议,今年5月左右开始进行设施设备升级,一年后项目将呈现崭新面貌。

这并非孤例。过去一年里,佛山的乡村职业经理人累计开展集体经济项目79个,积极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渠道,促进村民持续增收致富。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正如敦厚村党委书记陈志辉所言,职业经理人可以更好地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引入专业的招商知识和经验,盘活沉睡资源,让村集体增收,村民的钱袋子也随之“鼓起来”。

小村庄连接大市场

助村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市场经济是大趋势、大背景,农村集体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融入市场,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很有必要。

而在佛山,推行企业化项目化运作正是选派乡村职业经理人的一大亮点。

具体来说,佛山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立独资或者控股经营项目公司,由职业经理人担任负责人,建立具有农村味、合作性、股份制特点的现代企业制度,以项目为引领,推动发展符合农村实际的新业态新产业,形成市场化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2024年,乡村职业经理人进驻全市试点村居以来,共帮助成立了8家强村富民公司,助力试点村居健全企业规章制度,为村居集体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以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为例,该村率先探路引进乡村职业经理人朱莉担任文旅公司副总经理,培育发展“旅游+”系列新业态,将紫南村4A级景区进一步做成品牌,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次,带动景区、村民就业、辖区服务业等收入超过3000万元,揽客量和收入较引进职业经理人前翻了一番。

如今,这群乡村职业经理人们,奔波在田间地头、村街巷陌,将乡村特色、城市元素、现代理念巧妙融合:土特产也可以成为“网红产品”,曾经游客寥寥的古村落成了热门打卡地,各种农文旅品牌竞相出圈,新业态乡村产业项目落地开花……

实践证明,这些入驻村(社区)的职业经理人,充分发挥各自所长,用市场化思维,将乡村资源盘活,有效破解小村庄连接大市场的难题。

而这些企业化项目化运作就像催化剂,悄然改变着村民的思维方式和创业意识,让乡村迸发出新的发展动力。

石梁村就是其中之一。“村民们的理念已经在慢慢转变,从包租公变成经营者了。”范苏明说。

01:23

村里来了“CEO”,让小村庄连接大市场|佛山十大改革案例

改革关头勇者胜,气可鼓而不可泄。今年,聚焦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乡村职业经理人的选派工作进一步提质扩面,打造“佛山乡村CEO兴百村”的乡村职业经理人品牌。据悉,第二批乡村职业经理人采取“专职+兼职”的模式,共选派113人,覆盖全市142个村居。

期待佛山乘势而上,不断探索新路,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佛山样板。

统筹:赵越 王芃琹 周欢

撰文:刘明

拍摄:廖明璨

剪辑:萧皓隆

编辑 杨晖桃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