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深圳最美徒步线”,大鹏多方共筑海岸保护防线,探路共治促环保

南方+


为进一步规范“东西涌穿越”徒步行为,加强对沿线环境的综合治理,您认为如下哪些方式更有效?(可多选) 引入专业机构实行市场化管理 实行预约“穿越” 依托公益组织发动募捐,成立生态环保基金,用于垃圾清理 建立奖惩机制,如对协助开展垃圾清理的市民游客进行奖励,对乱扔垃圾者进行 提交

4月8日,一支由30余人组成的公益队伍在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东涌码头完成集结,开启一场持续4小时的东西涌穿越线清洁行动。这支由街道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大鹏山地协会成员等组成的队伍,攀越山峰悬崖、深入礁石缝隙,最终清理出超400公斤垃圾。

作为深圳户外徒步的“网红”线路,这条串联西涌和东涌两大海滩、全长约6公里的穿越线因山海相依、风景如画,成为众多户外爱好者的徒步选择。近期,东西涌穿越线因游客激增导致垃圾增多。

如今,行走东西涌,市民群众可以看见海岸线环境卫生已恢复洁净。南澳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已经联合相关单位和组织,多措并举开展整治工作,并着手构建长效治理机制,守护这条被誉为“深圳最美、最经典海岸线”的徒步路线。

海陆协同,设施与服务同步升级

一侧是碧波万顷的大海、另一侧是郁郁葱葱的山林,在东西涌穿越线,游客可以攀爬礁石、穿越丛林、踏过沙滩,感受山海融合的壮丽美景,打卡户外运动的治愈体验。

东西涌属于市级自然保护区,沿线的山海美景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尤其是今年清明假期,游客人数激增,人流密度远超该区域的环境承载力。

南澳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特殊的地理环境也加剧了垃圾清理难度,导致常规作业难以开展。以海上清运举例,由于近岸礁石密布,作业船只靠岸非常困难和危险。

清明假期,海岸线人流如织,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明假期,海岸线人流如织,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鹏新区高度重视海岸线保护工作,启动“海陆协同”作业,常态化组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公益组织开展海岸线清理工作。仅3月28日-4月7日期间,组织出动140余人次、36车次、10船次,针对徒步路径、礁石区等区域,共清理3.9吨垃圾,并保持常态化巡查及清洁,全力维护海岸线卫生环境。同时,坚持设施与服务同步升级,实施精细化清理。

在设施方面,南澳办事处增加沿线配套设施,在关键区域增设垃圾桶、免费垃圾袋领取点,增加指引和劝导标识。在完善志愿宣传和文明引导方面,南澳办事处会同深圳市登山协会,统筹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力量,在出入口和重点区域加强文明劝导,通过无人机、大喇叭等进行岸线清洁及环保宣传,及时劝阻游客不文明行为。

多方共管,探索市场化管理和智慧化监管

为着眼长远发展,探索自然保护区治理新路径,接下来,大鹏新区将统筹有关单位和社会组织,进一步完善多方共管机制,探索市场化管理和智慧化监管,赋能海岸线生态保护。

例如,南澳办事处将引入专业化管理团队,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提升常态化管理水平,设置沿线驿站服务点,开展运营管理和环卫保洁,探索“企业运营+政府服务”管理模式;针对性质恶劣的不文明行为,将加强执法处罚,组织违法游客开展义务清扫;利用生态基金开展环保宣传等公益活动,加强游客环保意识。

在智慧赋能方面,将探索智慧监测感知设施建设,提升管理效能。据了解,针对大鹏新区海湾面积大、岸线长、地形复杂,传统监管方式存在人员难以到达、响应不及时、覆盖不全面等难点痛点,2024年,大鹏新区已实施近岸海域无人机智能巡查,打造海洋环境可视化智慧监管模式,包括建立无人机24小时远程调度监管体系,实现海岸线和近岸海域全覆盖巡查,实时监控海域环境变化,针对海滩垃圾、海面油污、水色异常等情况及时响应和快速处置。

暑期旅游旺季临近,在此,也呼吁市民游客文明旅游,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规范自身行为、争做文明游客,游玩途中不乱扔垃圾、游玩后将垃圾带走,共同维护美丽海岸线,让文明也成为旅途中的靓丽风景线。

您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举措进一步规范“东西涌穿越”徒步行为、加强对沿线环境的综合治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撰文:郑伊灵


编辑 栾艺婷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