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日),全球金融市场在“对等关税”的阴霾下迎来“黑色星期一”,多国股市开盘大幅下挫,原油期货、贵金属、加密货币等各类资产纷纷遭受重创。
与全球多地股价暴跌成鲜明对比,当地时间4月7日美股开盘,美股集体上涨。
美关税大棒下
全球金融“风暴眼”来袭
亚市早盘,美股期货延续上周暴跌趋势,纳指期货跌幅超5%,标普500指数期货跌超4%;欧洲股指期货同样大幅下挫,欧洲STOXX50指数期货跌超4%,DAX指数期货跌近5%,富时指数期货跌超4%。
日经225指数期货、东证指数期货在触及跌停板后暂停交易。
韩国股市同样大幅下挫,韩国交易所在KOSPI 200指数期货下跌5%后,启动了停牌机制,并暂停程序化交易5分钟。
澳大利亚S&P/ASX 200指数开盘下跌2.75%,随后跌幅迅速扩大,截至发稿跌超6%。
新加坡股市7日开盘后延续下行走势,海指下跌7.29%。
中国多个水产上市股票暴跌
今日水产板块遭遇重挫,多家龙头企业股价大幅下跌。其中,国联水产(300094)跌幅最大,达-14.04%,最新价报3.06元;百洋股份(002696)紧随其后,跌幅-10.08%,股价跌至4.73元。此外,中水渔业(000798)、通威股份(600438)、粤海饲料(001313)、天马科技(603668)等企业跌幅均接近或达到跌停线(-10%),反映市场对水产行业前景的悲观预期。
海大集团(002311)相对抗跌,跌幅为-6.32%,最新价48元,显示出全产业链布局企业在行业动荡中的韧性。整体来看,受国际贸易摩擦、原料成本上涨及消费需求疲软等多重因素影响,水产板块短期内仍面临较大压力。
入美关税高达79%,“变局”中开拓觅新机
4月2日,美国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对中国商品加征34%的关税,加剧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于中国而言,美国是中国水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之一。2024年,中国水产品出口总额207.40亿美元,进口总额230.97亿美元;贸易逆差扩大至23.57亿美元,下降28.79%。其中美国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出口方面,34%的高额加征关税将显著提高中国水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对于其竞争力产生了削弱作用,进而影响到后续的出口业务。以中国罗非鱼为例,随着关税的大幅提高,美国对中国罗非鱼的综合税率飙升至惊人的79%,近日已有海南、广东企业对美罗非鱼出口量已暴跌50%-70%。以中国罗非鱼为代表的水产品在美国市场竞争力被严重削弱。
同时,关税政策导致出口受阻,部分企业不得不转向国内市场销售,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国际物流成本因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而上升,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此外,美国关税政策的频繁调整使国际贸易环境更加复杂,导致部分国际买家对中国水产品的信心下降,影响中国水产行业对外贸易的长期发展。
进口方面,据海关数据统计,2024年中国自美国进口的海产品规模超过10亿美元。在中国沿海地区,尤其是山东、广东等地的水产加工企业,长期以来依赖从美国进口的阿拉斯加鳕鱼、三文鱼等原料进行清洗、分拣、包装等深加工,然后再出口至其他国际市场。然而,随着新关税政策的实施,这些企业正面临着原料成本显著上升的压力。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实力有限,抗风险能力较弱,可能被迫调整经营策略,甚至部分企业可能不得不缩减生产规模或寻找其他替代原料来源,以应对成本上升带来的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水产行业亟需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包括减少对美出口、缩减传统加工产品规模,并加速开拓国内市场。
“2025年中国海鲜企业将大幅降低对美出口规模,调整原本面向美国市场的加工生产线,同时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水产业需加快转型升级,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同时提升国内消费潜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
2024年,全国水产品市场成交量976.91万吨、成交额2781.26亿元,分别增长3.17%、4.66%,水产品市场成交活跃,显示出国内消费者对水产品的需求增长。水产企业应加大在养殖技术、加工工艺、保鲜技术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开发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如预制菜、即食零食等深加工产品。这不仅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还能满足国内消费者对便捷、健康水产食品的需求。
在美国市场受阻的情况下,中国水产企业也应积极开拓其他潜力巨大的海外市场。2024年,中国对欧盟国家出口农产品122.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对金砖国家出口农产品7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3%,海外市场需求依旧旺盛。企业应充分利用好政策优势,加强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合作,分散市场风险。同时,还应巩固线下渠道,积极开拓线上市场,利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扩大销售范围,提高品牌的全球知名度。
从长远来看,尽管美国关税政策和股市震荡给中国水产行业带来了短期挑战,但从长期来看,这也将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契机。通过品牌化、技术创新和市场多元化,中国水产行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和贸易规则重塑的背景下,中国水产行业更需要以更加开放、创新的姿态迎接挑战,把握机遇,推动行业迈向新的高度。”在水产业内人士看来,只有在挑战中寻找机遇,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综合央视财经、新京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刘弋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