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边霸凌终将反噬自身

长安街知事

美国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持续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招致多国强烈反制,更在美国国内掀起物价飙升、股市暴跌、经济衰退隐忧加剧等连锁反应。

美国号称“捍卫美国利益”,频频宣扬“对等”逻辑,但深入分析其政策内核、经济数据与历史经验,便会发现其逻辑充满矛盾。

(一)

从其加税逻辑看,这是一个伪命题下的“公平陷阱”。

美国方面不断宣称自己在全球贸易中“吃亏”,要用“对等关税”来迫使贸易伙伴降低壁垒,实现所谓“真正公平”。然而,这种“对等关税”名义上是将美国的进口税率与他国关税、增值税、非关税壁垒等“综合税率”对齐,实际操作演变为简单套用“贸易逆差/进口总额”的比例来推算税率,俨然将贸易逆差直接等同于征税依据。

比如,美国对欧盟加征20%关税时,声称欧盟的“综合税率高达39%”,却并未接受任何国际机构的核验;对越南加征46%关税,更是仅凭美越贸易逆差占美国对越进口额的比重,与越南自身的实际税率毫无关联。从本质上看,美国所谓“对等”,不过是以逆差规模为借口倒推惩罚性关税,彰显了政治化的霸权逻辑。

具体到贸易逆差,更是陷入片面叙事。美国反复强调2024年货物贸易逆差达1.21万亿美元,却很少提及其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压倒性优势。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服务贸易出口突破1万亿美元,2024年顺差总额近3000亿美元,其中知识产权、专利许可、影视版权、软件服务等领域每年贡献数千亿美元收入。这种“货物逆差+服务顺差”的复合结构,恰恰反映了美国在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垄断地位。若他国以“对等”逻辑对好莱坞电影或微软系统加征关税,美国又将如何应对?

更进一步说,“吃亏论”还掩盖了美元霸权与跨国利润转移的真相。特朗普政府忽视美国企业通过离岸架构、转移定价等手段,将海外利润滞留避税天堂的现实。美国企业海外未汇回利润既未计入国内GDP,也未转化为本土再投资,而是通过资本回流支撑美股泡沫。因此,美国所宣称的巨额贸易逆差,很大程度上是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与跨国资本逐利的必然结果,而非所谓“遭受他国掠夺”。

这种建立在混乱统计假象之上的“吃亏论”,说到底只是美国政府政治化经济议题、为加征关税寻找合理性的一种手段,折射出美国以数字游戏为外衣的算法霸权与双重标准。

(二)

从美国加税效果看,已经陷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困境。

供应链具有叠加效应,实际关税成本往往嵌于整个供应链中,从原材料到中间产品再到终端消费都可能被“加码”。以电动汽车为例,锂、钴等关键原料主要进口自澳大利亚、智利;核心加工环节依赖中国的稀土提纯技术,组装环节可能在墨西哥完成。若对各环节均施加不同幅度的关税,最终整车成本可能累积增加超过50%。类似的情形也出现在智能手机、家电、钢铁等行业,关税的多级传导使得表面上“对等”的税率远不能反映实际企业和消费者承担的额外成本。

与此同时,加征关税的成本最终转嫁给国内消费者,美国国内工薪阶层要面临通胀和税负的双重夹击。超市购物、汽车购置、家电更新等日常消费成本均会明显攀升,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压力将更为凸显。为抑制因关税引发的通胀,美联储被迫维持高利率,房贷、车贷等债务负担水涨船高,形成“物价—利率—债务”持续加剧的循环。

对于制造业而言,同样存在“回旋镖效应”。美国政府希望借关税保护本土制造,却在无形中推高了原材料及零部件的采购成本,反令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进一步下滑。以德国汽车业为例,美国对欧盟汽车加征20%关税后,德系车企加快向墨西哥转移产能,借助美墨加协定规避高关税,导致美国市场“高成本—低质量—低销量”的恶性循环。

(三)

从国际影响看,所谓“美国优先”逐渐演变成“美国孤立”。

多边反制联盟正在形成。在美国单方面大幅加征关税后,欧盟迅速推出数十页报复性清单,对美国农机、数字服务等商品加征关税;中国则对美国产品征收34%关税,并将相关问题诉诸WTO;拉美诸国也联合发布“经济对等法案”。与此同时,美元霸权地位受到冲击,去美元化进程加快,2025年3月,美元对欧元汇率大幅下跌、黄金价格飙涨,种种迹象都表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在以多边协同反制美国的单边行径。

历史的幽灵也在当下重现。《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曾于上世纪30年代引发全球贸易的断崖式下跌,美国出口缩水过半,最终将经济拖入大萧条的泥沼。如今美国平均关税税率从2.5%飙升至近20%,已逼近1933年的水平。多家智库警告称,若加征关税政策延续数月,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将迅速攀升,全面贸易战还会进一步推高通胀、拖累GDP增长。从历史经验来看,单边保护主义无异于捆绑世界经济一同坠落。

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这种加税做法加速了美国的战略透支与霸权衰落。面对制造业空心化、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美联储难以左右的通胀压力,美国政府却不断在选举政治中绑架政策方向。为“让美国再次伟大”而鼓噪的种种单边举措,实际上暴露了美国金融与产业结构的脆弱性,也严重削弱了其在全球治理中的号召力。这场“经济自杀”式的加税,终将成为美国失去全球领导地位的催化剂。

(四)

美国的“加税”,本质上是一场以单边霸凌替代多边合作、以政治话术掩盖经济规律的保护主义实验。

发展是世界各国的普遍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绝大多数相信公平与正义的国家,都会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国际贸易新秩序,呼唤多边磋商、互利共赢,走出这场“数字游戏”。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作者:黄宇轩

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发展合作学院

编辑 卓佩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