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激活发展动能,河南岸街道以高质量党建保障高质量发展

南方+

近年来,惠城区河南岸街道紧扣“城市经济发展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战略定位,以党建为纽带,构建“组织引领、服务赋能、人才赋能”工作体系,推动党建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组织引领,当好“娘家人”,共绘发展蓝图

河南岸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经济发展到哪里,组织就跟进到哪里的思路,主动当好企业发展的“娘家人”,搭好企业交流平台,成立了河南岸商会,秉承“共建、共商、共赢”的宗旨,为河南岸商圈提供资源共享的平台,积极吸纳了166家辖区内企业共建发展平台,并在不断壮大。

同时,河南岸街道还结合辖区商贸繁荣的特点,为促进商圈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立河南岸街道商圈党委,为辖区内的港惠、隆生金山湖中心、三环天虹、印象城等商圈赋能,积极以党建搭台,优化商圈发展,做好商圈周边环境赋能发展,同步带动了商圈周边街区的发展,先后成功激活33号青年公路街区、团豆、TOP创新产业园等老厂房的改造,由惠州本土文化与商业发展巧妙融合的港惠三期罗浮里诞生,极大吸引人流,这些都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

党建引领,河南岸街道实现了连续十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领跑全区,增速稳居全区首位,“广东省级示范特色步行街”“粤式新潮流”热门场景等“名片”点燃消费新热潮。

服务赋能,当好“店小二”,优化营商环境

河南岸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服务赋能企业,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

街道秉承“无事不扰、有事必应、做事高效”的理念,大力实施重点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度,党员干部带头,全体干部秉持“店小二”精神,主动靠前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过去一年,街道共走访481家企业,成功解决11宗企业诉求,助力辖区内达标企业申报专项资金277万元。

重点项目天安数码城落户河南岸后,及时成立了重点项目联合党委,街道主要领导作为联合党委书记,积极为推进项目,通过联合党委平台,搭建快速处理机制,达到及时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效服务的效果。目前天安数码城项目工程建设及招商运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有100多家企业、商家,近2000位高素质人才在园区干事创业,享受园区带来的创新成长服务和人才圈子赋能。

良好的营商环境,成功吸引了总投资超百亿元的河桥科教城和天安数码城两大重点项目落户河南岸,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不断入驻集聚,创造出规上工业产值增速51.4%的非凡之举,564家企业跻身“规上”行列跑出“加速度”,占比全区第一。精心培育产值十亿级以上工业企业2家,“特优保”企业8家,“专精特新”企业1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让精准服务换产业聚集发展成为现实。

人才赋能,当好“筑梦师”,共筑发展新局

河南岸街道深知人才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坚持党建引领人才工作,为街道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街道扎实落实“人才工作三年行动计划”,近两年来打造了两处人才交流驿站,常态开展人才圈层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近几年,河南岸街道每年都为辖区内的企业开展春秋季的招聘会,并在辖区内建立人才驿站,长期为企业用工提供服务。通过举办各类人才招聘活动,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汇聚河南岸,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在河南岸街道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街道为在辖区高质量发展中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才颁发了“高质量发展优秀人才”证书,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们过往成绩的认可,更是对未来潜力的期许。这一举措彰显了对人才的尊重与珍视,让人才感受到被认可的荣耀,进一步激发了他们为地区发展建言献策、添砖加瓦的热情。在河南岸街道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集聚35万奋斗者,造就新质发展浪潮。

在党建领航下,河南岸街道2024年GDP实现171.38亿元,排名保持全区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9.74亿元,总量连续十年保持全区第一,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创新潜力。未来,街道将继续以党建为纽带,凝聚各方力量,深化“党建+经济”模式,推动商圈经济、新兴产业和人才集聚的良性循环。

采写:南方+记者 卢慧 通讯员 蔡馥霖

图片:河南岸街道提供

编辑 糜朝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