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祭扫”月入4000元?网友热议→

深圳工会
+订阅

近日

“职业扫墓人”月入四千元

这一话题

引发网友热议

据了解

“代祭扫”的工作内容包括:

鞠躬、擦墓碑、敬献鲜花、摆放祭品等

一般整个过程由两人完成

一人负责祭拜,一人全程录音录像

等仪式结束后会发给家属

需要“代祭扫”的客人

一般都是在外地无法赶回的亲属

或者腿脚不便的老人

一个月到手约4000元

有人支持,有人质疑

“代祭扫”争议与温情并存

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表示

这个工作好

不太需要跟人打交道

同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向每一位踏实努力的劳动者致敬

↓↓↓

还有更多网友

针对“代祭扫”服务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

观点一

“代祭扫”为不少工作繁忙或身处异地的人提供了一个向先人表达缅怀之情的途径。

观点二

“代祭扫”虽然提供了便利,但希望能找到一种更贴近心灵的方式来缅怀先人。

观点三

这种“省时省力”的祭扫方式“不够尊重逝者”,甚至是给“孝心明码标价”。

“代祭扫”兴起

律师提醒:尽量签订书面协议

随着清明的临近,代客祭扫服务的需求量正在进一步加大,网上各种“代客祭扫”服务层出不穷。

针对此类问题,湖北一律师事务所范晓雪律师表示,漫天要价往往使消费者维权较难,这主要是因为该项服务是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属于纯市场行为,但只要双方是真实、自愿达成,是应当受到法律保护的。

“收了费,不去咋办?人没去发预录好的视频怎么维权?”范晓雪称,近年来出现代客扫墓、代烧纸钱甚至代哭等祭扫服务,但存在“代扫”者随意报价,收费不少却不去扫墓,只是通过微信直播转切其他镜头来欺骗消费者的情形,一旦对方违约,维权较难。

对此,范晓雪提醒,如果真需要代客祭扫,建议双方就彼此的相关权利义务进行明确的约定,特别是保留好提供服务方的身份信息、付款凭证、书面的聊天记录等,有条件的最好签订书面协议,并经由正规的第三方监管平台或账户付款,以更好地保障自身合法权益,防止出现收费后不提供服务或提供的服务不符合约定的情况。

内容来源:中工网、红星新闻、大河报、北京日报客户端、湖南日报、新北方、北京新闻、网友评论等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