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今年惠州7个县区定下了哪些发展目标?将如何发力?
近日,随着惠城区两会、惠阳区两会的召开,5个县区的两会已经闭幕,两个开发区也举行了工作会议,定下了今年的发展目标,对今年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
去年惠州GDP突破6000亿元,今年全市GDP预期增长6%左右。从7个县区定下的发展目标来看,3个县区GDP预期增长6%左右,3个县区预期增长7%左右,1个县区预期增长8%。
今年7个县区将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保持头号力度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全力扩消费、促投资、稳外贸,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惠州加快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今年博罗全力冲刺“千亿县”
2024年,惠州7个县区中已有3个县区成为经济总量“千亿县区”,分别是惠城区、仲恺高新区和大亚湾开发区,今年有望新增1个“千亿县区”,去年GDP超过950亿元的博罗县将全力冲刺“千亿县”。
惠城区是惠州市的中心城区,去年GDP为1176.03亿元。今年惠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
作为惠州电子信息产业主战场的仲恺高新区,去年GDP为1071.75亿元。今年仲恺的奋斗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
作为惠州石化产业高地的大亚湾开发区,去年是新晋的“千亿县区”,GDP为1036.02亿元,今年大亚湾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工业投资增长19%。
去年经济总量第四名的博罗县,GDP为952.24亿元。全力冲刺“千亿县”的博罗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
去年惠阳区GDP为868.78亿元,GDP增速排名全市第二位。今年惠阳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
去年惠东县GDP为828.51亿元,今年惠东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
去年龙门县GDP为203.05亿元,今年龙门提出的GDP预期增速最高。今年龙门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惠州将全力打造全球石化产业高地,建设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惠州各县区也将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惠城区将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实施高企培育倍增计划,新增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以上,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总数达到180家以上;加快发展现代产业,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支持AI、通用和行业垂直大模型深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推动纺织服装、灯饰照明等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培育新型储能、低空经济、智能物流配送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探索开展无人驾驶场景应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惠阳区将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未来产业方面,惠阳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机器人+”行动,结合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垂直应用领域对多模态大模型的需求,探索布局小型绿色算力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赋能数字政府建设、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新兴产业方面,惠阳将打通建强锂电储能产业链条,推进液流长效储能、全固态电池材料、氢能等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新型储能多场景应用。
当前,惠东县正以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奋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今年,惠东将加快建设国家两大科学装置,推动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建成投用,完成医用同位素平台及重离子微孔膜终端项目建设。今年,惠东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以链式思维、集群发展努力培育壮大九大百亿级产业,完善惠东女鞋、绿奇楠沉香等特色产业发展,依托智算中心资源,惠东还计划引入算力服务企业,打造软件信息、数据服务等为主的数字经济集聚区,并着力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加快数据产业经营主体引进培育。
博罗县在重点产业链上发力,该县已成立产业链办公室专班,围绕现代农业产业链(含食品产业链)、生命健康产业链、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链、时尚产业(家具、服装)链、新材料产业链、建筑业和规划设计产业链、新能源(储能)产业链、现代文旅体育产业链、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等9大重点产业链,成立产业链专班。今年,博罗将持续开展产业链上下游招商,力争引进项目280宗以上、总投资460亿元以上,培育更多产值超50亿元、超100亿元的龙头企业。
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龙门县将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通过建强惠州龙门产业园区“主阵地”,致力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功能膜新材料、绿色新型建材、新型储能、医药健康和食品6个百亿产业集群。聚焦功能膜新材料上下游产业,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打造“华南膜城”。龙门将谋划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推进无人机跑道、起降场等建设。创新拓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应用场景,做好以场景培育产业的文章。
通过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大亚湾开发区,今年将推动埃克森美孚一期全面达产,全面建设中海壳牌三期,开工建设黑猫股份高端碳材料、仁信聚苯新材料一体化等项目。同时,提升大亚湾石化区南北区一体化水平,大力发展毗邻深圳坪山的大亚湾新兴产业园。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亚湾将推动埃克森美孚研发中心投用、中海壳牌研发中心竣工,加快中山大学(惠州)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此外将加快布局半导体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低空经济,持续推动新型储能多场景应用。
今年,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仲恺高新区一方面将做强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能源电子等三大支柱产业,加速形成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集群式数字化转型,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100家、转型率达85%;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标杆性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优秀场景;鼓励电池、汽车电子等优势产业向低空领域拓展,支持企业打造低空无人机智慧城市应用新典范、开发低空数据产品。
打造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
今年是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奋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之年。今年惠州将以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为重点,抓住产业这个根本,更好实现兴业、强县、富民,深化“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打造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
聚焦“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惠城区将以头号力度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集中力量推进园区建设,推动东江湾产业园控规全覆盖,投入30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园区交通路网体系,加快推进一批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持续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提档升级,加快区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发展丝苗米、甜玉米等优势农业产业,升级打造惠州梅菜全产业链,鼓励有条件的村庄设立强村公司,抓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面提升镇村人居环境,持续巩固汝湖、三栋、马安典型镇培育成果,做好横沥、芦洲典型镇谋划建设,推动典型镇全覆盖,推动典型村片区培育,带动“美丽乡村走廊”建设。
惠阳区将以更大力度统筹实施“百千万工程”。今年惠阳将把产业园区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优化提升园区“四个一”运作模式;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开展农房改造提升2100栋以上,推动典型村片区培育,串点成线打造“美丽乡村走廊”;深入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统筹推进乡村生态修复和农用地、建设用地整理;全面落实资源资产“一张图”管理,鼓励组建强村公司和引入农村职业经理人,不断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推进“百千万工程”,惠东县将持续做好提升城市品质功能、优化镇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等工作,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开工、建成一批市政、交通、水利、电网等工程,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探索“强村公司” 等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促进村集体、农民实现“双增收”。惠东还将全力打造蓝色引擎,奋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壮大。
博罗县是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推进引领区建设,全力打造高品质的魅力新城。今年博罗将充分发挥罗浮山生态资源和优势,做好“山上”“山下”文章,努力将长宁镇打造成引领区综合门户。实施“罗浮山整体提升计划”,推进总投资6.9亿元的15宗“山上”项目建设,谋划推进总投资69.3亿元的45宗“山下”项目建设。在引领区,博罗将有序推进建筑艺术计划和未来社区建设,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美学+未来社区”新样本。今年,博罗将重点建设体育小镇,以国际标准完善体育基础设施,积极举办越野、登山、射箭等竞赛活动。
龙门县也是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龙门将全力推进引领区建设,高质量建成最美旅游公路及沿线驿站,打造集人文历史、商业消费、社区休闲、文旅生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旅产业阵地。推动广东大芹威士忌蒸馏厂项目投产,加快第二批13宗央企助力项目建设,引进文旅、康养产业项目25宗以上。支持永汉镇打造县域副中心、引领区枢纽门户、世界级旅游度假小镇,南昆山生态旅游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体育小镇建设,活化利用空心村12个以上。实施建筑艺术计划,聚焦“三村一厂一线”等项目,将引领区打造成建筑师、设计师和工匠的“天堂”。
目前,大亚湾开发区行政村集体经营收入全部达到“20万+”,100%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标准。今年大亚湾开发区将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大力推进“上塘横”项目,完成“千亩方”山海稻香田园一期项目,启动二期项目。坚持“抓两头促中间”,持续推进典型村培育,推动“大前门”片区、塘尾片区、樟浦片区、包禾塘片区等首批典型村提质升级;加快培育上角义联片区、妈庙片区等第二批典型村,整体提升东升岛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园区和镇街是仲恺高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今年仲恺将落实“四个一”机制,推动潼湖生态智慧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超700亿元,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规上工业总产值超600亿元;推动东江、惠南科技园和陈江、惠环街道依托产业基础、做好存量文章,支持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向新图强;推动沥林、潼侨、潼湖镇立足资源优势、做好增量文章。仲恺今年还将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加快推动64宗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全域推进宜居建设,着重抓好典型镇村培育、农房风貌品质提升、乡村植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工作,长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