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锡悦被罢免后命运几何?“政坛韩剧”要大结局了?

粤洋记
+订阅

00:29

尹锡悦被罢免后命运将如何?

4月4日,韩国宪法法院通过了对总统尹锡悦的弹劾案。尹锡悦被免去总统职务,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继朴槿惠之后第二位被弹劾下台的总统;韩国将在60天内选出新总统。

宪法法院表示,尹锡悦严重违法,法所不容。宪法法院8名法官一致同意罢免尹锡悦。

尹锡悦。

尹锡悦。

去年12月3日尹锡悦发布紧急戒严令,激起韩国舆论谴责和民众声讨;同月14日,尹锡悦弹劾案在国会通过并移交宪法法院。此后,弹劾案经历了漫长的审理过程。

从“铁面检察官”到“青瓦台的主人”,再到如今遭弹劾下台,尹锡悦将面临怎样的命运?此案宣判为何一再推迟?尹锡悦下台后,韩国政局又将走向何方?就此,南方+对话上海市朝鲜半岛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


关注点1


尹锡悦夫妇或将面临多项指控

南方+:韩国宪法法院今天裁决通过尹锡悦弹劾案,尹锡悦本人并未出席宣判。您对此有哪些观察?

詹德斌:3月28日发布的最新民调显示,60%韩国民众赞成弹劾,34%表示反对。如果宪法法院不将尹锡悦发动紧急戒严令等视为严重违宪行为,今后总统在遭遇政治危机时,滥用紧急戒严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弹劾案通过,尹锡悦立刻被罢免总统职务,韩国将在两极严重分化的社会氛围中进入竞选阶段,朝野两大政党将分别集结力量、备战大选。可以预见,两党角力将进入白热化阶段,势必加剧韩国政治的两极分化态势。

事实上,不论裁决结果如何,尹锡悦弹劾案宣判都将在短期内加剧韩国国内矛盾,包括政治矛盾和社会矛盾。今后一段时间,韩国社会的冲突与撕裂将进一步加剧。

在韩国的政治体制中,宪法法院的裁决是一次性判决,即最终判决。宪法法院裁决通过弹劾案,意味着韩国须在60天内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即将迎来权力重构。

尹锡悦遭弹劾下台后,围绕他的司法官司将成为韩国社会关注的焦点。此前,鉴于他现任总统的身份,其享有诸多免于司法干预的特权,检方对他的调查无法全面展开。下台后,除了涉嫌内乱罪外,他还可能面临滥用职权等指控。

今年2月,尹锡悦在韩国宪法法院出席总统弹劾案庭审。

今年2月,尹锡悦在韩国宪法法院出席总统弹劾案庭审。

过去几个月,调查尹锡悦夫人金建希的“金建希特检法”,已连续被尹锡悦及时任代总统崔相穆否决多次。在尹锡悦下台后,金建希可能在较短时间内陷入司法漩涡,被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3月26日,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案二审宣判,李在明被判无罪。此判决使李在明获得了更多政治支持。虽然检方现已提起抗诉,但最高法院大概率不会推翻二审结果;即便最高法院推翻此案,也是驳回重审,而重审又需较长时间。另外,李在明虽还涉及其他一些官司,但都不是特别棘手,可能的判决结果也不至于对其政治前途构成重大影响。可以说,李在明参选总统之路已“亮起绿灯”。

李在明(左)和尹锡悦。

李在明(左)和尹锡悦。

新一届总统选举,如果共同民主党候选人获胜,涉尹锡悦夫妇“双特检法”提案(旨在设立特别检察官,对尹锡悦夫妇涉嫌的腐败案件进行深入调查)有望在较短时间内获得通过,尹锡悦和金建希或将面临多项司法指控。


关注点2


多重因素导致宣判一再推迟

南方+:尹锡悦弹劾案的审理时间,超过了卢武铉弹劾案和朴槿惠弹劾案,刷新韩国总统弹劾案的最长审理纪录。这次裁决为何耗时如此之久?

詹德斌:尹锡悦弹劾案和韩国此前两次总统弹劾案,性质各不相同。该案件超过100天才进行宣判,背后有多重原因。

首先,案例审理耗时长,从侧面反映出8名宪法法院法官在是否支持弹劾以及弹劾的理由和证据上,很可能发生了意见分歧。而且,这种分歧对裁决结果造成了显著影响。这是一个历史性事件,其审判书的论断将为韩国以后出现类似情况提供判例参考。因此,法官们需要就相关问题逐条分析和讨论。

此前,尹锡悦在韩国宪法法院出席总统弹劾案庭审。

此前,尹锡悦在韩国宪法法院出席总统弹劾案庭审。

第二,检察官出身的尹锡悦,曾参与对前总统朴槿惠和李明博的调查,对眼下局面拥有相当的经验。在被关押期间,他多次亲自出席宪法法院弹劾案审理,还出席了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关于发动内乱案的审理程序。为应对来自尹锡悦方面的挑战,宪法法院需要寻找比较充分的依据,以避免后续遭到攻击。

第三,韩国社会对此案关注度很高,不同政治派别的立场和行动加剧了宪法法院的压力。随着弹劾案不断深入,尹锡悦的支持率有不降反升的态势,民众对执政党国民力量党的支持率也出现了反弹。这种舆论动向,以及社会民意的撕裂和对立,势必对宪法法院构成压力,使得宣判过程更加谨慎。宪法法院也有意通过延长评议期,以显示对裁决的深思熟虑,但这更使外界产生各种揣测。

3月7日,在韩国仪旺市,尹锡悦的支持者在收押尹锡悦的首尔拘留所外参加集会。

3月7日,在韩国仪旺市,尹锡悦的支持者在收押尹锡悦的首尔拘留所外参加集会。


关注点3


弹劾案存在两个关键争议点

南方+:弹劾案中,尹锡悦所面临的指控在韩国朝野引发了争议。

詹德斌:弹劾案涉及一个关键争议点,即尹锡悦的违宪行为是否达到要被罢免的程度。尽管外界普遍认为,尹锡悦以预算案未获国会通过、监查院院长和检察官被提起弹劾为由宣布实施紧急戒严,是破坏宪法秩序的行为。但是,尹锡悦此举是否足以成为罢免总统的理由,则引发了争议。

此前,尹锡悦在法庭辩论时强调,紧急戒严仅持续2小时,属“警告”性质,全程依法进行,也未指示抓捕政治人士。宪法法院的法官,特别是保守派法官,是否采纳这种观点,对弹劾案判决结果有重要影响。而且,这种理念分歧不仅影响本次裁决,也将为后续尹锡悦案的审理埋下伏笔。

韩国宪法法院拍摄的弹劾案庭审现场。

韩国宪法法院拍摄的弹劾案庭审现场。

南方+:此前,围绕宪法法院该不该审理尹锡悦所涉“内乱罪”,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与执政党国民力量党,以及尹锡悦支持者阵营争论不断。

詹德斌:这背后,是尹锡悦弹劾案的第二个关键争议点——程序问题。韩国执政党,也就是尹锡悦所在的国民力量党,强调案件存在“程序瑕疵”;在野党,则高举“民意大旗”。这种高压环境迫使宪法法院采取审慎态度。

去年12月,韩国国会弹劾动议时,提及了“内乱罪”,此弹劾案在国会获通过并移交宪法法院。今年1月,国会方面宣布,决定修改国会弹劾动议的弹劾理由,撤回“内乱罪”这一条。

对此,国民力量党认为,共同民主党掌控的国会从弹劾理由中删除“内乱罪”,是为了尽快罢免尹锡悦,为党首李在明竞选总统争取时间;若弹劾理由删除这一条,则弹劾案无效,国会应对弹劾动议案重新表决。尹锡悦律师团队主张,如果弹劾案的审理不包括“内乱罪”是否成立,宪法法院就应驳回弹劾动议。

另外,宪法法院审判尹锡悦弹劾案时,把相关证人在接受检方调查时的证词当作证据,但这些证人在宪法法院作证时,部分证词被推翻了,也出现了一些证人不愿作答的情况。尹锡悦律师团队主张,宪法法院采纳此前检方获取的证词,存在程序性问题,缺乏证据效力。

1月15日,民众在韩国首尔的龙山火车站观看尹锡悦被捕的电视直播。

1月15日,民众在韩国首尔的龙山火车站观看尹锡悦被捕的电视直播。


关注点4


韩国政治需寻找新平衡点

南方+:政治动荡中,社会撕裂的缺口正冲击韩国社会。韩国消息人士说,为防4日尹锡悦弹劾案宣判期间生乱,警方在首都首尔部署了1.4万名警察。

詹德斌:无论宪法法院作出何种判决,都会有一部分民众难以接受,愤怒情绪或将直接宣泄到街头。冲突发生的形式,可能是尹锡悦的支持者与反对者针锋相对,也可能是无法接受裁判结果的一方,暴力冲击法院或者其他的司法机构,或者攻击对方的政党。

事实上,尹锡悦弹劾案已导致韩国民意呈现严重对立:超过200万份请愿书涌入法院,“挺尹派”比重高达四成。在前总统朴槿惠遭罢免前夕,“挺朴派”比重一直未超过三成。早前,有尹锡悦支持者在集会上公然声称,如果尹锡悦被弹劾,就要冲击宪法法院。

警察在韩国宪法法院前执勤。

警察在韩国宪法法院前执勤。

一个现象值得外界关注。被拘留期间,尹锡悦多次赞扬和动员年轻选民,激发了一些年轻人对宪法法院的敌对情绪。过去,韩国政坛普遍认为老年群体倾向支持保守政党,而青年群体则更偏向支持进步政党。如今,这一传统政治认知正在被颠覆。

南方+:近年来,韩国朝野日渐极化的党派斗争引人注目。

詹德斌:韩国政坛长期存在党派对立严重和党争激烈的现象。进步派的共同民主党与保守派的国民力量党,因政策和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分歧陷入了无休止的党争。两党政治人物经常发表尖锐的言辞,相互攻击指责,导致党派对立情绪不断加剧。

3月25日,数百名韩国民众在首尔街头举行集会,呼吁弹劾尹锡悦。

3月25日,数百名韩国民众在首尔街头举行集会,呼吁弹劾尹锡悦。

政治不稳定性,现已经成为韩国社会的长期挑战。这些年,一连串的弹劾审判和刑事审判犹如透视镜,照见韩国民主制度的深层隐疾——权力制衡机制脆弱、民意与法理的角力失衡。未来,韩国政治需要寻找新的平衡点,以摆脱周期性危机与体制性困局。


撰文:话题研究员 龚春辉 张茵

图片:新华社、央视新闻

编辑 周煦钊 彭奕菲
校对 肖海燕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