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护海豚,VR探秘!湛江市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举办公益活动

南方+

4月2日,湛江市开发区第一中学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洋科普活动。湛江市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与广东海洋大学智汇海豚实践团队联合举办公益活动——邂逅白海豚 共守蓝色梦,用全新的方式为师生们揭开了“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的神秘面纱,传递海洋保护理念。

据介绍,广东海洋大学智汇海豚实践团队是一支由计算机、水产等多个学科专业师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团队从2019年开始关注雷州湾中华白海豚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同时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开展白海豚的智能识别、数字化虚仿真研究,团队与湛江市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合作走进校园,进行雷州湾中华白海豚科普宣传。

小讲师通过生动的图文和视频,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华白海豚的独特习性、分布范围及生存现状。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因其珍稀程度被誉为“海洋中的大熊猫”,它们可爱的外形、聪明的习性以及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在场师生。小讲师还分享了保护团队在湛江海域实地调研的案例,包括造成白海豚伤亡原因、当前海洋生态环境现状等,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的紧迫性。

在互动环节中,学生们踊跃回答:“白海豚为什么会变色?”“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它们的生存?”“中华白海豚主要分布在世界什么地方”……小讲师用生动的例子一一给予解答,并呼吁大家从减少塑料污染、参与净滩行动做起,守护湛江的碧海蓝天。

活动现场的高潮是VR虚拟现实体验环节,广东海洋大学智汇海豚实践团队带来的VR设备,让师生们瞬间“潜入”蔚蓝大海,与成群的白海豚“共舞”,近距离观察它们在珊瑚礁间嬉戏的场景。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师生惊叹连连,该校邱校长体验后发出感慨:“这种技术让环保教育变得直观震撼,学生们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建立起对海洋生命的情感联结。” 生物教研组老师也表示,将数字技术与生态保护结合,让课堂真正“活”了起来,希望未来能开展更多这样的创新科普。

这次活动以技术新手段带来新视角,湛江市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联合高校和专业团队,以科技赋能生态保护。

撰文:邓安祺 通讯员 何玲

编辑 邓巧月
校对 曹柏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