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棒”挥向全球,能“让美国再次富裕”吗?

大开放 新格局
+订阅

美国的“关税大棒”终于挥向全球。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undefined

英国10%,巴西10%,澳大利亚10%,菲律宾和以色列17%,欧盟20%,日本24%,韩国25%,印度26%,南非30%,瑞士31%,印度尼西亚32%,斯里兰卡44%,越南46%,柬埔寨49%……看这份标注着“对等关税”的名单,美国究竟意欲何为?

如特朗普所言,他期待的是用新的关税措施促进美国制造业,“让美国再次富裕”,“就业岗位和工厂将会回来”。但这真的能实现吗?

富的是财政,穷的是企业与民众

特朗普的第一个愿景:“让美国再次富裕”。但从市场表现看来,美股、美元均不买账。

在特朗普宣布关税政策之前的几个小时,美国股市剧烈波动。随着最终对等关税决定公布,美股期货盘后迅速跳水,纳指、标普500指数跌幅一度超过2%。路透社表示,这意味着投资者预期3日股市开盘后会大跌。汇率市场方面,特朗普公布新关税政策后,美元对欧元汇率下跌超过1%。  

市场的快速变化反映了投资者对美国的信心。中金公司分析指出,“对等关税”或将加大不确定性和市场担忧,并加剧美国经济“滞胀”风险。

undefined

从微观上讲,加征关税后,企业面临提高价格和不提高价格两种选择。若选择提价,消费者将承担更高的成本,需求将放缓,加大经济下行压力。若选择不提价,企业自身利润将受到挤压,对就业的需求将减弱,最终同样导致经济放缓。

从宏观上讲,关税本质上是政府增加税收,企业与消费者承担成本,其效果等同于财政紧缩。

其次,关税会推高物价水平,增加通胀在短期内的上行压力。尽管需求疲软最终会压制通胀,但在这之前,消费者或将先经历一波价格上涨。

中金公司测算显示,关税或推高美国PCE通胀1.9个百分点,降低实际GDP增速1.3个百分点。尽管也可能带来超过700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但是面对“滞胀”风险,美联储只能选择等待观望,短期内或难以降息。这将进一步加大经济下行风险,增加市场向下调整压力。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预测显示,“对等关税”实施后,如果其他国家不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短期将上涨1.7%,2025年实际GDP增长率将下降0.6个百分点;如果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涨幅将扩大至2.1%,实际GDP增长率将下降1个百分点。

其他国家的反弹来得很快。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有强有力的反制计划,必要时将反击美国关税政策。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没有逻辑依据,违背我们两国伙伴关系的基础”。加拿大总理卡尼和墨西哥总统辛鲍姆通话讨论了加方“打击美国不合理贸易行动”的计划……

可见,加关税导向的结果是,富了美国财政的钱袋子,穷了企业、消费者和股市。

undefined

关税无法掩盖之痛:美国制造业结构性问题

特朗普的第二个愿景:“就业岗位和工厂将会回来”。

这个算盘是怎么打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崔守军分析指出,特朗普希望通过加征关税,形成一股“拉力”,将企业“拉”回美国本土投资,推动制造业回流,带动就业。

而事实上,关税政策还产生了一股“阻力”,高额关税导致美国本土企业和在美外资企业不得不面临供应链中断、生产成本上升等挑战。

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背后的本质原因是美国劳动力成本高昂、产业链缺乏上下游配套以及基础设施老化。

undefined

华南美国商会理事菲利普·理查德森20年前在广州开设了一家音箱OEM工厂,他算了一笔账:“我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如果在那儿建厂,成本会高得离谱。在中国,普通流水线工人每小时工资大约16到20元人民币,而在美国,做同样工作的普通流水线工人每小时工资大概是16到20美元,并且工作可能没有那么仔细,因此光是人工成本就贵了6到7倍,更别提原材料、零部件和其他供应链成本了。”

除了成本高企之外,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补贴断档以及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交织,恐使“美国制造”愿景沦为空中楼阁。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子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单纯加征关税,解决不了美国制造业的深层结构性问题,无法从根本上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反而会提高整体产业成本、扭曲产业结构,进而导致美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缺乏价格优势、丧失竞争力。此外,美国加征关税引发其他国家反制,将导致农业、物流业、零售业等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出口导向型行业受到冲击。

可见,特朗普的两大愿景都无法通过加征关税来实现,反而会为美国产业与民众带来难以承受之重。要让更多工厂落地美国,应消除商业壁垒而非设置障碍。开门做生意,方为发财之道。

undefined

美国为全世界设障的同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正在加深。“我们很高兴看到,很多中国、特别是广东的企业不仅与泰国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并且有兴趣在泰国投资,在泰国设厂并将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泰国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庄派吉说,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贸易摩擦加剧,将使中国和泰国以及其他东盟国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实现双赢。

采写:南方+记者 唐子湉 GD Today记者 胡南

图片:新华社

编辑 张茵 周煦钊
校对 曹柏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