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广州天省实验学校获悉,从今年开始,广东实验中学将在天省高中部设立“南山班”,联动省实“南山”课程体系,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工作。天省高中部每个年级将设“南山班”1个,今年高一“南山班”拟招收学生不超过40人。
广东实验中学向广州天省实验学校授予“南山班联合培养”牌匾。
省实“南山班”以“南山”为名,成立之初,旨在致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敢医敢言、追求卓越”的精神,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科学精神的新时代栋梁。
为什么要在天省设立“南山班”?
广东实验中学党委书记全汉炎介绍,两校联合培养,是为了通过构建“一核双翼”培养体系(即以创新素养为核心,以跨学科课程与科研实践为两翼),打破传统学段区隔,实现初高中贯通式培养。
“我们将在两校联合教研、师资流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探索‘课题共研制’等深度合作模式,打造大湾区基础教育协同创新的‘试验田’。”全汉炎说,两校“南山班”将实施“同课程体系、同教学资源、同教学研究”和“共享优秀师资、共享教研平台、共享拔尖辅导”的“三同三共”联合培养模式。
在学生培养上,天省“南山班”将实施“研学联合体计划”,通过学术夏令营、科研项目双选会等活动,带动两校学生共同成长。同时强化“数理化生信”五大学科竞赛能力,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培养优秀后备人才。
天省校长彭建平介绍,学校将推行“教师发展双聘制”,组建跨校学科攻关团队,定期开展联合备课、同课异构、科研课题合作。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发展轨迹,形成个性化培养方案。
“我们将通过‘南山班’的实践,实现三年内培养一批在国内外科技创新赛事中崭露头角的新生力量,打造跨校名师工作坊,培育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双校协同育人标准’。”彭建平说。
此外,省实还将支持天省实施“初高中六年一体化贯通培养”,在天河、从化校区初中部同步推进,计划开设科技创新、数理学科、人工智能等早期培养课程,以“阶梯式选拔+个性化辅导”模式,为创新人才培养储备后备力量。
南方+记者 陈理 谢望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