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广州发布市级低空起降设施建设标准

南方+

4月1日,广州空港委正式发布《广州市低空垂直起降设施场址选择及建设技术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试行一年。据了解,这是广州市制定的第一版低空起降设施建设标准,也是全国首个市级低空起降设施建设标准,标志着广州市在低空经济发展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当下,广州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势头正猛,总部位于广州的亿航智能旗下全资子公司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拿下全球首张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成为全球首个集齐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标准适航证(AC)和运营合格证(OC)的企业,获得“飞的”商业化运营权限。

在《指引》正式发布的同一天,广州另一家企业小鹏汇天宣布,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量产工厂获得12.6亿元银团贷款,为全球范围内最大一笔用于飞行汽车生产的银团贷款,加速飞行汽车量产。

低空经济是全球竞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要适应低空经济发展新形势,就要以高质量建设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支撑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是低空飞行服务保障领域中的重要一环,《指引》的出台将让低空垂直起降设施场址的选择与建造“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从内容上来看,《指引》用于指导低空垂直起降设施场址选择、项目立项、工程设计、建设实施等工作,以实现全市低空垂直起降设施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建设管理,促进低空垂直起降设施的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一方面,《指引》实现了从“场址选择—功能配置—建设标准”全流程精细化管控指导。

在场址选择方面,《指引》综合考量建设区域、飞行空域、运营环境和场景应用,制定正面与负面清单,为项目选址落地提供指导;在功能配置方面,明确了运营管理区、航空服务区、乘客/货运服务区和交通接驳设施等区域的差异化要求,提升场址建设条件和使用效率。在建设标准方面,对布局设计和结构荷载进行了定量化研究,确保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另一方面,《指引》针对差异化的起降设施建设需求,分类编制指引,旨在有效满足实际需求。

根据建设规模和保障能力,《指引》将起降设施分为起降点、起降场和起降基地三种类型,明确用地面积、起降位数目、建设内容和建设形式的具体要求,提出差异化的场地布局与设计要求,推动建设的科学性。

同时,《指引》结合广州实际和各类载人场景需求,提出了区域协同、高效便捷、人文彰显、效益突出的低空起降设施布局条件。

在交通出行场景中,《指引》提出起降设施的建设与广州市的空间发展结构相协调,优先考虑中心城区、东部中心、南沙新区、北部增长极等重点区域,提升社会效益。在低空文旅场景中,鼓励结合北部生态风貌、中部沿江风貌、南部滨海风貌、城乡公园体系等进行场址选择,展现特色鲜明的城市总体风貌。

“《广州市低空垂直起降设施场址选择及建设技术指引(试行)》是国内较早针对低空起降设施建设的系统性指引文件,其发布对于整个低空飞行行业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小鹏汇天创始人赵德力说。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飞行汽车能够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小鹏汇天一直致力于飞行汽车的研发与应用,目前正处于飞行汽车量产化和商业化探索的关键阶段。《指引》的发布,为我们提供了与飞行汽车起降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这与我们当前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赵德力表示,如《指引》中对垂直起降场地特性、专用设施与设备等方面的要求,能够有助于更好地完善飞行汽车的起降配套设施,提升飞行汽车的使用体验和安全性。

赵德力还提到,“我们一直倡导飞行汽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出行和生活方式。指引的发布为我们拓展飞行汽车在城际交通、旅游观光等场景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挖掘飞行汽车的市场潜力。”

南方+记者 郑慧梓

编辑 钟冠婷
校对 裴玉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