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面对面教研”活动(第42场)在中山市小榄镇明德中心幼儿园举行。本次活动以“让孩子‘劳’有所‘德’”为主题,通过线下观摩、亮点分享、案例展示、专家研讨、九市联合教研及线上直播联动模式,深度探索劳动教育与德育融合的创新实践路径,为全省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活动合影。
活动现场吸引了来自全省9个地市的近200名幼教工作者前来观摩,线上直播更是吸引了近万人次在线观看,累计点赞量高达 26.7万次。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教研员李英,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叶平枝,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学前教育科科长戴淼元,广东省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及学员代表等出席活动。
活动伊始,与会嘉宾一同参观了明德中心幼儿园以“生活即教育”为主题打造的环境。孩子们在生活馆有序备餐、在明德有点“田”协作耕耘与艺术创作、在“木工坊”专注制作,展现出劳动中的专注与快乐。自主游戏区,孩子们同样展现着别样的风采。沙水攀爬区,他们尽情探索沙水的奥秘,发挥创造力堆砌造型、攀爬嬉戏;在涂鸦区与泥工区,专注地用画笔与泥土表达内心的奇思妙想;户外建构区域里,全神贯注搭建心中的建筑世界;中庭拼摆区,幼儿在材料与环境的融合中自主表达。
幼儿园秉承“心向明德,行向美好”的办园愿景,以生活劳动、艺术浸润劳动与科技赋能劳动为基础,精心构建起“生活体验区—自然探索区——创意工坊”三维劳动空间,将洗手、整理玩具等日常环节巧妙转化为德育契机,形成了“劳动清单制”“成果展示墙”等特色教育方式,让孩子们在劳动与自主游戏中,既收获快乐,又培养专注、协作等良好品质,真正实现在生活中学习、在劳动中成长。
明德中心幼儿园园长伍春虹以《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劳动经历——幼儿园生活化德育新路径》为题,分享了该园如何通过生活化场景将劳动转化为幼儿品格培养的契机。她表示:“劳动不仅是技能的习得,更是责任、合作与感恩的起点。”副园长朱欣通过《劳动让德育“活”起来——从对话式教研的视角》,展示了以大教研组、名师工作室及同盟班三级教研网络为系统的“对话式”教研路径。幼儿园郑安琪老师则以《吃饭,我会自己来》为例,讲述了小班幼儿如何通过自主进餐学习独立与自我管理,体现了“生活即课程”的教育理念。
专家们认为该幼儿园以教育部重点课题为引领,构建了自然浸润、生活化德育的劳动教育生态。环境创设独具匠心,方寸天地间打造出真实劳动场域,泥土、种子与工具的交织,让幼儿在触摸自然中感知生命脉动。课程设计系统创新,游戏情境真实鲜活,幼儿在播种、协作中解码责任与感恩,实现“劳”与“德”的深度共生。教研团队立足实践,通过课题研究构建“劳动+德育”双向赋能机制,形成了可推广的园本经验。该幼儿园以劳育德的创新探索,为学前教育提供了鲜活样本,期待未来继续深挖劳动教育的德育内涵,助力儿童全面发展。
采写:南方+记者 廖冰莹
小榄镇明德中心幼儿园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