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媒,南海汇聚创新力量。4月1日,2025年华南水大会暨第二届工业节水与水处理大会在佛山南海举行,为南海这片依水而兴的热土注入一股强劲的“水动力”。
本次大会邀请相关行业专家、环保服务企业及佛山市内重点工业污水排污企业参会,就水环境、水生态、污泥、工业节水等问题提出系统优化提升方案。这场“技术+展示+交易”为一体的水处理大会,旨在华南地区聚焦构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与水安全相融合的系统工程体系,推动涉水创新要素的集聚与发展。
2011年6月,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落户南海,这是全国首个以发展环境服务业为主题的“试验田”。今天,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专家委员会在大会上成立,23位节水与水处理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加入专家委员会。
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专家委员会成立。 南方+ 刘佳伦 拍摄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总工程师梁伟鹏表示:“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专家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迈入智库赋能的新阶段。”
2024年,南海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1万亿元。近3年工业投资先后突破300亿元、400亿元、500亿元大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南海区始终将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南海依水而兴,由水而荣,水是南海的灵气所在。”佛山市南海区副区长孔小燕介绍,南海全区水域面积占11%,河网的密度居全国前列。2024年南海区水环境质量综合污染指数0.4,同比改善 14.55%,改善率位居全市第二,所有国省考断面水质均达到考核要求, 区内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
孔小燕在会上致辞。 南方+ 刘佳伦 拍摄
近年来,以 “水上南海” 发展规划为牵引,南海推动水环境治理与文旅经济深度融合。例如,通过实施“1123”文化工程,结合九江淡水鱼苗之乡特色打造桑基鱼塘体验项目,为“环两江”先行区建设贡献南海治水力量,实现生态修复与乡村旅游双赢。
孔小燕表示,南海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为技术攻关破题开路,为资源集聚谋篇布局,为产业合作携手共进,为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发力,让绿色“好水”激荡产业“活水”,向“再造一个新佛山”阔步挺进。
采写:南方+记者 刘佳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