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10000+公里,我们和TA们来了场约会|生物多样性看广东

南方+

06:34

(跨越10000+公里,我们和TA们来了场约会,时长共6分34秒)

跨越10000+公里,我们和TA们来了场约会

广东阳西县溪头镇,潮水退去,滩涂稍稍露出,一群自带“饭勺”的小家伙正埋头“干饭”——它们正是全球仅存约400只的极危物种勺嘴鹬。这群“精灵”为何偏爱广东?本期《开拍了》,我们带着镜头走进滩涂,赶赴这场跨越上万公里的“约会”。

阳江阳西县溪头镇,绵延的红树林为候鸟们筑起一道天然屏障。

阳江阳西县溪头镇,绵延的红树林为候鸟们筑起一道天然屏障。

溪头镇北寮湾红树林公园滩涂上,一只携带“L5”鸟类标志的勺嘴鹬正在飞向下一片滩涂继续觅食。

溪头镇北寮湾红树林公园滩涂上,一只携带“L5”鸟类标志的勺嘴鹬正在飞向下一片滩涂继续觅食。

携带环志“1H”的勺嘴鹬在沙滩上觅食。

携带环志“1H”的勺嘴鹬在沙滩上觅食。

勺嘴鹬被称为“鸟中大熊猫”,数量却比大熊猫更少。根据刊登在《涉禽研究》(Wader Study)杂志的论文估算,目前勺嘴鹬的全球成年个体数量仅为443只,种群数量正以每年5%的速度下降。它们凭借极具辨识度的铲形黑嘴,在沙子中左右横扫,专吃小鱼小虾。阳西沿海丰富的食物和极少的人类干扰,使得这里成为勺嘴鹬首选的越冬地之一。

携带环志“L5”的勺嘴鹬在捕食小虾。

携带环志“L5”的勺嘴鹬在捕食小虾。

携带环志“99”的勺嘴鹬正在觅食。

携带环志“99”的勺嘴鹬正在觅食。

在沿岸,绵延数公里的红树林环抱滩涂,这不仅是防风消浪的“海岸卫士”,更为勺嘴鹬提供了天然庇护所。近年,广东发力红树林修复工程,2024年度目标营造红树林2623.42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1214.91公顷。勺嘴鹬的冬日食堂正逐渐扩容。   

滩涂上,两只铁嘴沙鸻正在嬉戏打闹。

滩涂上,两只铁嘴沙鸻正在嬉戏打闹。

溪头镇北寮湾红树林公园滩涂上,一只铁嘴沙鸻正在捕食。

溪头镇北寮湾红树林公园滩涂上,一只铁嘴沙鸻正在捕食。

一只三趾滨鹬奔向短趾和尚蟹。

一只三趾滨鹬奔向短趾和尚蟹。

溪头镇北寮湾红树林公园滩涂上,灰斑鸻正在觅食,远处的渔民正在赶海,二者和谐共处。

溪头镇北寮湾红树林公园滩涂上,灰斑鸻正在觅食,远处的渔民正在赶海,二者和谐共处。

当我们深入滩涂,一只带着写有“L5”记号“脚环”的勺嘴鹬出现在取景框里——这只出生在俄罗斯的勺嘴鹬已经连续数年光顾阳西散头咀村旁的沙滩。在这片候鸟天堂,爱鸟志愿者化身“护鸟侦探”,每月巡护清网;观鸟爱好者用镜头记录“勺生百态”,带动生态旅游热潮,“拍鸟经济”让村民成为“护鸟人”。  在这里的人们看来,每个生命都值得温柔托举。我们也希望,未来镜头里的它们,会从“珍稀图鉴”变成“常驻嘉宾”。

溪头镇北寮湾红树林公园滩涂上,一只携带“L5”鸟类标志的勺嘴鹬正在觅食。

溪头镇北寮湾红树林公园滩涂上,一只携带“L5”鸟类标志的勺嘴鹬正在觅食。

每到秋冬季节,阳江阳西县散头咀便会迎来成千上万的候鸟。

每到秋冬季节,阳江阳西县散头咀便会迎来成千上万的候鸟。

黑腹滨鹬在滩涂上进食。

黑腹滨鹬在滩涂上进食。

两只铁嘴沙鸻正在打闹。

两只铁嘴沙鸻正在打闹。

红脚鹬行走在海边。

红脚鹬行走在海边。

请pick你喜欢的勺嘴鹬照片(可多选) 1 2 3 4 5 提交

编导:金镝 钟志辉 董天健

摄影/出镜:董天健 钟志辉

剪辑:金镝

设计:潘洁 吴颖岚 谭唯 

特别鸣谢: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陈杰

校对:曹柏英

审核:王良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