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消费何以“淡季不淡”?

南方+

每到周末,广州二沙岛体育公园就成了遛娃圣地,一辆辆自行车、滑板车在飞驰,各种传统的、智能的、儿童的运动器械上也都长满了人。

广州二沙岛体育公园,各种传统的、智能的、儿童的运动器械上长满了人。

广州二沙岛体育公园,各种传统的、智能的、儿童的运动器械上长满了人。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运动好去处:到家附近中学对外开放的体育馆,包两小时的羽毛球场地打打球、减减肥;穿上滑雪服,踩上单板或双板,在人工室内雪场的山坡上尽情向下俯冲;陪着孩子跟着户外运动机构教练到野外徒步、露营,沉浸式体验“山野班”“山海班”“骑行班”;带着孩子到专业培训机构上篮球课、围棋课、街舞课……还有马术、攀岩、滑板、射击、网球等运动项目,都成为越来越多的市民乐意扫码支付的新宠。

 广州融创热雪奇迹园区内,来体验滑雪的游客络绎不绝。

广州融创热雪奇迹园区内,来体验滑雪的游客络绎不绝。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增速环比提升8.3个百分点,明显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的增速。传统认为的体育消费淡季,却跑出了25%的增长高速。

体育消费何以“淡季不淡”?南方+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社会大众运动健身观念的进化、顶级赛事对相关产业的牵引和推动、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的技术提升等,都助力体育消费迎来新一轮增长浪潮。今年11月—12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体育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十五运会特许商品开售,吸引了市民前来选购。

十五运会特许商品开售,吸引了市民前来选购。

今年11月—12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

今年11月—12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

观念革新推高体育消费热度

“无论是线下店还是线上平台的旗舰店,我们今年第一季度都实现了高速增长。”广州凯乐石运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孔繁泳介绍说,销售增速的同比和环比数据都可以用“很快”二字来形容。他认为,户外运动装备市场才刚刚开始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我们深耕登山、攀岩、户外运动20多年,近两年明显感受到市场需求的变化。用户从原来的户外运动专业人士,拓展到大众层面。专业人士的数量和需求不断增加,也有很多大众人群成为冲锋衣等装备的购买者。”孔繁泳说。

2024广州100越野赛吸引近3000名户外爱好者参加。

2024广州100越野赛吸引近3000名户外爱好者参加。

户外运动装备用户人群的扩大,直接带来了消费增长,背后是观念的革新。一方面,这类装备舒适、耐用、功能性强;另一方面,也可提供情绪价值,比如冲锋衣通常被视为户外活动和冒险运动的装备,可以用来彰显自己喜欢探索未知和挑战自我的个性魅力。

“当下的年轻人更注重线下的沉浸式体验,因此除了户外运动产品、球类等的生产之外,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努力在线下创造更好的消费体验场景。”广东麦斯卡体育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伟伦认为,在体育促消费的大背景下,企业势必从单一的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服务”方向转型。

为更好顺应户外运动热潮,麦斯卡今年全新升级的自动化产线已正式投入运行。“过去我们的生产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一天大概生产2500颗足球,现在一天能生产大约4500颗,产量近乎翻了一倍,今年足球产量有望突破1000万颗。”叶伟伦说。

 麦斯卡今年足球产量有望突破1000万颗。

麦斯卡今年足球产量有望突破1000万颗。

“得益于十五运会带来的全民健身热潮,以及从年初就开始密集举办的各项体育赛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体育消费的热度。”广州轻工集团双鱼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一季度以来,作为扎根粤港澳大湾区的老体育品牌,双鱼公司旗下文体板块经营业绩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表现亮眼。作为十五运会乒乓器材独家供应商,双鱼体育将为赛事提供包括球台、挡板等专业器材及技术支持,在材料工艺、智能传感等领域将充分应用前沿成果,以冠军品质服务全运。

“从市场趋势中看到,体育消费正呈现多元化、个性化、数字化的特征。”双鱼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体育+”跨界融合正在加速,体育赛事、健身休闲、运动装备、数字体育等业态也相应蓬勃发展,特别是各地的文体旅融合模式得到不断创新,赛事IP商业价值持续攀升。

大湾区掀起全民健身热潮。

大湾区掀起全民健身热潮。

透过今年2月的深圳乒乓球亚洲杯,可见一斑。双鱼公司参与了这场顶级赛事的组织运营。其间,深圳大运中心比赛场馆内外可谓人山人海,每场比赛都能吸引超万名观众。赛场内一票难求,赛场外的亚洲杯公园作为观赛的“第二现场”,吸引了大量人群场外观赛。户外特设的大屏幕也在比赛期间实时转播场内的精彩瞬间,氛围感十足。赛事不仅带动了门票、体育用品、纪念品销售的增长,也促进了旅游、住宿、餐饮、交通等关联行业的发展。

深圳大运中心比赛场馆内外人山人海。

深圳大运中心比赛场馆内外人山人海。

数据显示,深圳体育产业每产出1元,都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产出增加6.02元。自2014年起,深圳体育产业总规模保持了20%左右增速。深圳大运中心旁边的大运天地,自去年7月底开业后仅一个月,商场总客流量就超过300万人次,日均客流达10万人次。

亚洲杯公园。

亚洲杯公园。

深圳乒乓球亚洲杯比赛。

深圳乒乓球亚洲杯比赛。

“未来,我们也将继续紧抓行业机遇,依托品牌技术优势,积极探索‘体育+文化+旅游’融合模式,在赛事期间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推动产业链延伸。”双鱼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增长背后蕴藏全新消费升级

“不用去尔滨,在广州就能享受滑雪乐趣!”进入广州融创热雪奇迹园区,老广常见的湿热瞬间被隔绝在外,迎面而来的-6℃寒风,将玩家卷入一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

在占地7.5万平方米的场馆内,初级滑雪道上挤满了滑雪运动初学者,远处的中高级雪道不时有潇洒的身影飞驰而下。在滑雪装备柜台前,游客持续排着长队,挑选心仪款式,蓄势待发。在隔壁的娱雪区, “雪上飞碟”“飞跃冰川”“冰上碰碰车”等项目广受青睐,家长们齐刷刷用手机记录下“南方小土豆们”的可爱瞬间。

  广州融创热雪奇迹园区内,来体验滑雪的游客络绎不绝。

广州融创热雪奇迹园区内,来体验滑雪的游客络绎不绝。

今年一季度,随着“请到广东过大年”火出圈,叠加寒假经济、春日经济迸发的消费活力,以及哈尔滨亚冬会带来的冰雪运动热,广州热雪奇迹滑雪场收获了源源不断的客流。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在营室内滑雪场,热雪奇迹可开展七大娱雪项目,为游客提供四季滑雪玩雪的体验。滑雪场有五条专业雪道,可以满足不同水平滑雪爱好者的进阶需求。

“在2024年,我们全年接待游客数量成功突破100万人次,核心市场覆盖广州及深圳、东莞、佛山等周边城市。来自港澳地区的游客数量稳定增长,来自湖南、广西、福建等邻近省份的游客在大众节假日期间也显著上升。”热雪奇迹滑雪场相关负责人韦建羽说。

  广州融创热雪奇迹园区内,来体验滑雪的游客络绎不绝。

广州融创热雪奇迹园区内,来体验滑雪的游客络绎不绝。

韦建羽表示,随着入境游热度攀升及交通航线愈发便捷,来自越南、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的游客数量增长明显,广州热雪奇迹2024年已累计超100批次东南亚国际团客到访,成为东南亚游客入境冰雪游的热门选择。

冰雪运动持续升温,为广东“体育+文旅”增添一抹浓重的亮色,彰显着对“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生动演绎。在“缺雪”的地方“滑雪”,背后蕴藏着全新的消费升级。

激活体育消费新场景,优化提升游玩体验,将引来更多的顾客。3月22日,第二届湾区冰雪体育旅游文化季在这里开幕。至4月底,将持续举办冰雪竞技赛事、冰雪运动体验与冰雪旅游休闲等主题活动,面向全民及在校大学生给予普惠福利,为冰雪运动爱好者提供全新的体验方式。

3月22日,第二届湾区冰雪体育旅游文化季开幕。

3月22日,第二届湾区冰雪体育旅游文化季开幕。

作为一家广东本土体育用品品牌的当家人,锐克体育用品公司总经理赵家怡也看到了体育消费升级的机遇。“去年以来,游戏《黑神话:悟空》、电影《哪吒2》出圈大火,成为了消费的‘流量密码’,实际上也让我们看到了推动产品高端化、品质化的契机,从而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从体育服装用品市场的实际出发,人们对于个性定制和服装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锐克也结合市场需求,推出了全新产品定制服务。在满足客户个性需求的同时,结合柔性供应链加强快速反应能力,降低库存压力,提高资金周转率,让公司的整体运营趋于良性。

第43届省港杯比赛。

第43届省港杯比赛。

“回到产品本身,锐克也在37年高品质的口碑基础上,继续做好产品的开发,今年开发了矩阵提花面料、蜂巢格面料等8种自主设计的面料,来应用在运动短袖短裤上,目前已经得到了市场认可。有至少四种面料已经供不应求,工厂正在开足马力备货。”赵家怡说。

今年,锐克已经赞助了中国足协超级杯、中国足协冠军联赛、中国足协五人制锦标赛等一系列赛事。“在职业队伍层面,对于中甲、中乙、中冠、女超、五超等,锐克已经签约赞助了21支职业队伍,今年这个数字还会增长。”赵家怡说。

在数字增长的背后,当然是锐克对于体育消费提振的充分信心。

“体育+”势将成为发展的“金名片”

在2025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家喊你减肥了”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体重管理不仅是家事,也是国事。在业余、课余时间,走出家门,多出去运动锻炼,已成为很多人减肥瘦身、强身健体、乃至远离“精神内耗”的有效方法。

随着体育消费潜力的不断释放,体育势必成为更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名片”和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新引擎”。

对于赛事带动经济发展,珠江文体副总经理赵坤有着深刻感受。作为国内大型体育场馆运营商,珠江文体如迎春风拂面。今年一季度,其运营的30多个场馆大型赛事活动排期紧密,举办了阿布扎比职业柔术巡回赛华南地区区域冠军赛、中国足球协会女子超级联赛(山东女足主场)、全国青年跳水冠军赛等多场国际、国家级赛事。

“相较以往场馆运营的淡季,今年第一季度呈现出显著的向好态势,热度进一步提升。”赵坤表示,其运营的各地场馆正以“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的方式,有力助推当地体育消费热。

茂名马拉松。

茂名马拉松。

依托珠江文体的专业运营,茂名马拉松今年进一步实现规模升级,从水天相接的中国第一滩,穿过郁郁葱葱的红树林,途经横卧于碧海之上的水东湾大桥……茂名沿海美景串珠成链,形成一条“零距离”亲海赛道。比赛路线周边宾馆、酒店、民宿几乎一房难求。“沿着海岸线跑,生态美景让人赏心悦目,尤其是跑在水东湾大桥上时,你会感觉到天高海阔任你驰骋。”一位跑者说。

山东枣庄文体中心和福建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都是珠江文体运营的场馆。前者作为中国女超联赛的“最火主场”,在今年3月8日的揭幕战中,创下女超联赛上座率历史新高,吸引15876名观众现场观赛,场均上座率同比增长35%。后者3月顺利举办2025年全国青年跳水冠军赛,吸引来自全国的20支队伍共计237名青年跳水精英参赛,奥运冠军强势加盟,吸引了大量人气。

“跟着赛事去旅行”,正在成为很多体育爱好者的第一选择。这些高质量的体育赛事,不仅为观众带来了顶级的体育竞技观赏体验,激发了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更持续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广州马拉松。

广州马拉松。

3月17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开展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工作入围城市名单的公示》,共有30个城市(区)入选。其中,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上榜。

广州龙狮队在CBA比赛中。

广州龙狮队在CBA比赛中。

对此,广州市体育局局长谭爱英表示,十五运会40%的比赛项目由广州承办,广州将开展全运兴城行动,统筹推进体育惠民工程,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彰显一座城、幸福一座城”。

广州塔闯关项目。来源:广州海珠发布

广州塔闯关项目。来源:广州海珠发布

今年,广州将创办并持续推进“广州体育消费节”,推动文商旅体会展大融合,突出发展体育旅游业,创新发展电竞、登山、徒步、露营、帆船、马术和水上等休闲体育运动项目。推动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建设一座集冰球、冰壶、花样滑冰、短道速滑运动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标准运动场,助推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创新发展。

户外运动成为新时尚。

户外运动成为新时尚。

深圳则秉承“办赛事、办城市”的发展理念,正在加快构建“金字塔型”五级赛事体系——以国际顶级赛事为引导,国内高端赛事为支撑,深圳原创IP赛事为核心,青少年赛事为基石,群众体育赛事为根基,全方位塑造“活力深圳·赛事名城”的全球形象,全面开启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的新篇章。

在广东深圳举行的2025亚足联U20亚洲杯四分之一决赛中,中国队对阵沙特阿拉伯队。新华社发

在广东深圳举行的2025亚足联U20亚洲杯四分之一决赛中,中国队对阵沙特阿拉伯队。新华社发

当前,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筹备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广东、香港、澳门共17城作为赛事举办地,将上演顶级的体育盛宴。今年,广州南沙国际网球挑战赛、广州世界田联接力赛、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深圳国际冰联女冰世锦赛(甲级A组)、深圳全国游泳冠军赛、深圳女篮亚洲杯、肇庆全国田径大奖赛(第1站)等高规格赛事,以及职业体育俱乐部的主场赛事等,都将持续推动“人气流量”变“消费能量”和“经济增量”。

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

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

第二季度已经开始,春暖花开,又到了适合运动的季节,体育消费需求会进一步释放,相信后劲一定会更加充足。

南方+记者 李强 许仪 彭博

编辑 钟烜新 张会玲
校对 叶枫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