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继续狂飙,3月28日盘中,黄金又双叒叕创了历史新高。当日,纽交所黄金期货价格涨至3111.2美元/盎司;伦敦黄金现货价格涨至3072.5美元/盎司,均再刷新历史新高。
在金价大涨的背后,不只是散户们在激情“上头”,中国的一批航母级的买家群体——险资,也盯上黄金了。
本周,我国保险业首批黄金交易落地,这意味着保险资金正式进入黄金市场。
各位大买家近日纷纷下场开启“首秀”:人保财险于上海黄金交易所完成了国内保险机构的首笔黄金竞价交易,中国人寿完成了首笔黄金询价交易,平安人寿完成了首笔上海金定价交易,太保寿险完成了首笔黄金现货大宗交易。
抢着下场背后,险资投资黄金,是一笔好生意吗?大买家进场,金价还会继续上涨吗,我们要跟着买吗?险资和黄金这对“新CP”,到底还会擦出什么火花?
险资为何突然买金?
监管放行背后藏着什么信号?
险资投资,历来求稳,“固收+/固收类”常年是险资的“压舱石”。而黄金既不能带来任何股息,存储还需要成本,看起来并不像是一笔划算的生意。
这要从今年2月说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通知》(下称《通知》),决定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确定10家试点保险公司,试点保险公司可以中长期资产配置为目的,开展投资黄金业务试点。
业内人士指出,这将有助于优化保险资产配置结构,进一步推动保险公司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监管为什么今年突然给险资开闸?
过去一段时间,险资曾通过大量增配非标资产,缓解了资产配置压力。但近年来,“资产荒”叠加低利率环境,为我国的保险资金配置带来挑战。因此,想要稳定险资的中长期投资收益水平,拓宽投资渠道是必由之路。
而黄金则是优质的避险类资产,近年来,它不但拥有长期回报为正且高于债券类资产,而且与投资组合中其他资产相关性较低。
数据可以佐证这一判断,从1975年至2025年50年间,基于伦敦金银市场协会的黄金价格数据,美元计价黄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约为8.9%。
而统计上海黄金交易所自2002年10月正式运行以来,AU99.99合约价格从82元/克一路攀升至3月28日的720元/克,年化收益率约为11%,平均增幅超过同期CPI、国债和沪深300。
就在去年,美元金价创下了26%的涨幅,而人民币金价更是回报率高达28%左右。
参考国际经验,广东南方黄金市场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宋蒋圳告诉记者,险资投资黄金也并不少见。例如,美国的养老金和保险资金在黄金市场的参与度较高。一些大型养老金基金通过投资黄金ETF和实物黄金来实现资产的多元化配置。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许多养老金基金通过增加黄金配置来实现风险对冲。
在欧洲,养老金基金和保险资金在黄金市场中的参与较为多样化,部分基金通过投资黄金矿业股和黄金ETF来实现资产配置。例如,瑞士的养老金基金在黄金投资方面也十分积极。
日本则有超过一半的保险公司都参与了黄金相关金融产品的投资。
长期来看,黄金的收益表现良好,同时,它相比非标资产拥有更好的流动性。因此,险资投资黄金,既契合其资金久期管理需求,又能优化险资配置提高投资回报。
险资入场=金价续飞?
我们要不要跟着冲?
那险资来了,是不是意味着金价又要涨了?我们要不要跟着险资一起买?
先看险资这次能买什么,根据《通知》,本次试点投资黄金范围包括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主板上市或交易的黄金现货实盘合约、黄金现货延期交收合约、上海金集中定价合约、黄金询价即期合约、黄金询价掉期合约和黄金租借业务。
这意味着我国的险资暂时还不可以去国际市场上交易黄金。宋蒋圳表示,保险资金的长期性将优化黄金市场的定价机制,减少因短期投机导致的价格大幅波动,使金价更能反映其真实价值,扩大黄金交易量。
同时,这还将提升“上海金”在全球的影响力。
众所周知,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黄金进口全球第一,黄金交割出库量全球第一,但放眼全球,我国在黄金金融市场的交易量,与伦敦金银市场协会、纽交所上市的期货黄金的交易量仍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险资进入黄金市场,不仅能为黄金市场注入新的动能,这一政策也将推动中国黄金市场往机构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能提升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定价权和市场影响力。
险资可以带来的体量有多大?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测算,中长期来看,险资黄金持有量可能达到208吨至555吨,险资新增黄金配置需求带来的黄金现货需求占全球总需求的比例在2%以内。
短期看,由于黄金具有较强的金融属性,险资入场的消息可能会对黄金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就险资带来的资金而言,预计或将为黄金市场带来2000亿元左右的增量资金。
这么多险资都在近期入市,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近期买点黄金?
“保险资金这种机构投资者,黄金投资是统一管理和规范运作的。保险公司不允许将黄金存放在公司内部库中,或用于投资其他的产品,是以专业、大型的国际标准金锭形式存储于制定的金库中。”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指出。
专家提醒,险资购买和储存黄金的方式,和我们普通人完全不一样。险资对黄金的配置是纯粹做资产的配置,和普通投资人买金的现货配置是两个概念,不能盲目跟风。
而且,考虑到保险公司通常按长远视角考虑,通常和央行储备金买金的模式类似,会按照计划逐步建仓,因此短期内由保险资金的配置交易不会引起金价快速飙升,投资者不必过分担心。
险资入场带来新增量
黄金市场格局将变?
当险资都盯上了黄金这块“香饽饽”,未来,险资和黄金还会共同创造哪些新故事?又要注意哪些风险?
参考国际经验,国外保险资金可以直接投资黄金ETF。宋蒋圳预计,随着试点的成功,未来可能会逐步扩大险资投资黄金的比例限制,并推出更多创新的黄金投资产品。
“险资的进入将推动黄金相关资管产品的创新,如挂钩黄金的结构性保险产品,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宋蒋圳指出,此外,还可能促进黄金租借等业务的发展,为产业链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促进产融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当前黄金价格处于历史高位,广州同信投资总经理、职业黄金分析师吕超表示,保险公司应综合考虑价格波动、市场风险等因素,逐步缓慢开展黄金业务投资。
平安人寿方面近期表示,将积极研究黄金业务的投资配置规划,以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提升资金运用效率。
此外,吕超提醒,险资投资黄金还要注意流动性风险和政策风险。在国际地缘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宏观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市场可能会出现流动性紧张的情况,险资需确保能及时变现黄金资产。而且,黄金市场受各国政府的监管政策影响较大,险资需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南方+记者 周美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