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小鸟天堂迎今年首批鹭鸟“宝宝”出生潮

南方+

春来衔枝筑巢忙。正值鹭鸟繁殖旺季,位于江门新会的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内,浅滩上、河冲边、叠翠中,白花花的鸟儿成双成对。鸟巢里刚孵化的雏鸟不时探出头来,张开小嘴,等待哺食。

繁殖期的鹭鸟普遍会长出好看的“饰羽”。阮国志 摄

小鸟天堂是华南地区最大的鹭鸟孵化基地,其主体是一棵长于明末清初的水榕树。树枝须根及地,扎入土中萌发,长成新的树干,经年累月,水榕树独木成林,覆盖面积达1.3万平方米,林中栖息着数万只鸟雀,鸟树相依。

春来鹭鸟争暖树,翩跹衔枝忙筑巢。郑洛文 摄

“每年2至7月,以白鹭、夜鹭、池鹭为主的鹭鸟群进入繁殖期,3至4月是集中繁殖期。不少游客选择乘船游河,一睹巴金先生笔下‘鸟的天堂’的奇观。”新会区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国丽介绍,从一枚鸟蛋变成一只雏鸟,约需23至25天,现在正是今年首批鹭鸟“宝宝”出生潮。

江门新会小鸟天堂正值鹭鸟繁殖旺季。陈保暖 摄

此时的小鸟天堂热闹极了。鹭鸟或扑翅追逐,如“比武打架”般竞争配偶;或腾飞奔波,衔来一根根枝条筑起爱巢;或寸步不离,分工负责产卵孵化和外出觅食;或相濡以沫,细心养育照顾毛茸茸的雏鸟……

温馨的“鹭鸟之家”。阮国志 摄

据介绍,繁殖期的鹭鸟普遍会长出好看的“饰羽”(繁殖羽)——头顶长出两根冲天羽毛,脖子和背上也长出长毛,颇具仙风道骨之韵。“我们安静观察,文明赏鸟,鸟儿也不惧人声,悠然自得,人与鸟之间很有默契。”摄影爱好者李女士说。

长出“饰羽”的鹭鸟颇具仙风道骨之韵。阮国志 摄

数百年来,当地群众坚守乡规民约,组建民间护鸟队,守护小鸟天堂;当地政府也从立法到规划,从上游治理到环境优化,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路径。2024年,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种群增长24.77%,全年游客量超35万人次。

校地共建“永根科技站”。黄绍侦 摄

此前,华南农业大学已于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成立“乡村振兴协同创新中心”和“百千万工程工作站”,以产促研、产学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3月28日,我们再与华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强强联手,共同打造‘永根科技站’,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和技术辐射,更好地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王国丽说。

撰文:黄绍侦

编辑 李衡昌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