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经过广东的CBD,都能看到里面走出来的年轻白领们普遍被“班味”笼罩——
朝九晚六的机械工作、频繁的加班、堆积如山的KPI,让打工人们身心长期处于低能量状态。
现代人的解压方式可谓是千奇百怪,有人选择冥想打坐,有人会养养绿植,还有人会选择玩解压玩具(如捏捏乐)来短暂抽离。
不过这些静态疗愈往往治标不治本,更多人开始寻求一种更彻底的情绪出口:暴力健身。
这种高强度、高释放感的运动,似乎正成为“去班味”的新潮流。
什么是暴力健身?
砸药球成发疯新方式
暴力健身并非字面意义的“暴力”,而是指通过高强度、爆发性动作释放压力的运动形式。
比如说最近在中产阶级中很火的砸药球,就成为了去班味新方式。
啥是砸药球?简单的动作叙述就是:“举起球、屈膝砸下、站起,左右移动,重复即可。”
听起来好像很就是普通砸球而已,在家里玩玩皮球不就行了,还用得着专门去买课,而且就这还能去班味?
但其实里面大有门道!在健身系统里,药球曾是一个伤者恢复运动能力的工具,如今发展成了健身设备。
药球的重量从1kg-10kg不等,建议刚开始男子重量通常为3千克,女子则为2千克。
这个重量让药球砸起来特别累,基本上砸个十来分钟,心率直接爆表,大脑已经缺氧到思考不了任何东西了。
这难道不就是找苦来受吗?
诶,但是换个思路,你可能就知道为什么了?
“当你把药球当成你的老板/同事/甲方/乙方,砸起来就爽多了!”
如果说工作是一场苦不堪言的修行,那砸药球就是修行后酣畅淋漓的复仇!
无论上班多苦多累,来到砸药球的健身课上,所有人脑中的想法直接统一成为:真想一球爆砸老板/甲方/同事的脑袋。
在这里,药球不仅是健身设备,更是一种合法发疯工具,在这里可以砸个痛快,边砸边骂。
正所谓与其内耗自己,不如外耗别人。用药球合理地发泄心中的怨气,反正任何“发疯”行为在这里都显得十分合理。
再加上高强度运动分泌的大量多巴胺,让情绪上的郁结和不满消除了一大半,而运动的劳累也让脑子放空思考不了其他事,不正是解压的绝佳方法吗?
暴力健身课被打工人盘活
成广深爆款课程
而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暴力健身也深受欢迎。如今,上燃脂团课早已成为都市白领们的生活方式。
比如最早的暴力健身就是战绳,通过双手快速甩动粗绳,配合深蹲或跳跃,调动全身肌肉;
还有搏击团课中模拟拳击、踢腿动作,甚至被称为“健身界的暴力美学”。
CrossFit更是称得上是暴力健身课的终极Boss,是一节“1小时内不停运动”的课,中间运动项目会不停切换各种花样,但每一种都是40秒就会让人怀疑人生。
从砸药球到热浪战绳,再到燃脂搏击、CrossFit,这些本就让“低能量”打工人望而却步的运动量,在广州、深圳的团课健身房中,却已然成爆款。
在传统健身房频繁跑路,高端健身私教工作室倒闭,健身房会员的次年续费率已跌至 12.7%的当下。以团课为主的健身房品牌的生意却越来越红火。
工作压力巨大的白领,就这样养活了一门生意。
没有燃脂团课卸不下的怨气,只要音乐和教练声音响起,任何一个情绪稳定的职场精英都能变成力大如牛的野人。
既健身又解压
健康生活方式被重构
运动只能维持大家上班的精神稳定,想要获得一些新活力,需要在运动的基础上,上一些更大剂量的东西。砸药球、战绳这种发泄性运动便是这一种。
当身体累到极致,你脑子就没有力气内耗了,虽然是疼痛转移,但你就说这是不是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吧!
而且这可不是乱说,有研究表明,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可降低皮质醇水平,缓解焦虑。
暴力健身通过物理性动作将情绪“外化”,减少内耗,起到了心理疗愈的作用。
而且不同于突击式减肥,暴力健身培养了可持续的运动习惯,不失为一项帮助自身进行长期健康管理的有效方式。
最近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倡导全民健身,各地政府补贴健身房、开放公共运动空间,也为暴力健身等新兴项目提供土壤。
暴力健身已经不仅是运动,更是一场对抗麻木生活的“起义”。
当年轻人将药球砸向地面时,砸碎的不仅是疲惫,还有被规训的“班味”灵魂。
而在这股潮流背后,是健身行业从“卖年卡”到“卖情绪价值”的转型,也是社会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构。
编辑:Selex
图文来源:凤凰生活报告、南方日报、广州广播电视台、@热辣滚烫 官方微博、央视新闻、南周知道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东最生活出品,转载请联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