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广东茂名信宜供电局:优质电能助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

南方+

春光明媚的季节,位于信宜怀乡镇的木辂村和留下村焕发勃勃生机。在蜿蜒流淌的黄华江滋养下,山色油绿,竹影婆娑,岭南复古式的村庄建筑群错落有致在万绿掩映之中,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近年来,南方电网广东茂名信宜供电局紧跟“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工作步伐,以高效的服务,以及安全、可靠、充足的电能,助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让乡村实现全面而显著的蝶变。

高效快捷:解项目燃眉之急

木辂村位于怀乡镇北部,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地”之称,是一个以山地为主、林田相织的“景边村”。相邻的广东黄华江虎跳峡生态度假区,正是利用当地优质资源打造的乡村振兴项目。

试运营中的广东黄华江虎跳峡度假区。陈政杰 摄

“多谢供电部门高效快捷的服务,解决了项目前期基建用电、线路迁移等问题,让项目得以加速推进。”承接该项目的建设方信宜市信华农文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工程负责人黄生说。

该项目建设之初,景区核心区木辂村大地坡村只有10千伏罗马线100千瓦的根笋变台进行低压供电,无法满足项目的建设用电。为了解决项目开工用电,项目部只能暂时依靠两台500千瓦的发电机自主发电,发电成本昂贵且供电不稳定。

得知项目的用电需求后,信宜供电局怀乡供电所主动上门服务,对接景区、当地政府部门报装临时专用变压器的事项,从业务受理、现场勘察、供电方案制订等环节均开通绿色通道,积极配合工程施工方和业主方,把专用变压器从施工安装到接电送火,仅用5天就高效快捷完成,解决了工程前期施工的用电难题。

双电源供电:让景区用电无忧

走过留下村的悬崖栈道,俯瞰原野风情,黄华江峡谷、碧水等美景尽收眼底。踏上观光船只,江面清风拂来,清波荡漾,在船行景移之间,两岸青山绿树翠竹如画般倒映在水面上,令人心醉。

据了解,项目同时统筹河道综合治理、两岸生态修复、农村路桥基础设施,以及周边农房风貌提升,既激活黄华江两岸生态资源优势,又满足群众建设宜居和美乡村的需求和向往,惠及周边群众约10万人,预计用电需求达4000千瓦。

怀乡供电所工作人员来到虎跳峡景区进行用电检查。叶茂 摄

为了保证景区在投入运行后电力足够供应,供电部门除了积极配合景区和当地政府处理青赔工作中的各项工农关系,增加停电的年度计划,争取窗口期进行10千伏罗马线和35千伏旺大3线的迁移外,还根据当时35千伏怀乡变电站10千伏罗马线的供电能力不足的实际情况,积极协调景区、镇政府优化供电方案。一方面是使用35千伏怀乡变电站10千伏罗马线进行临时供电,另一方面是经多方协调停电计划、带电作业,于今年春节前,使用电能充足的110千伏永隆站10千伏大谢线供电,保证景区永久用电变压器如期接入。

同时,供电部门立项对怀乡变电站进行增容,并于今年春节前完工,实现该变电站的供电由6300千瓦增容到10000千瓦的能力,以便后续将35千伏怀乡变电站10千伏罗马线和110千伏永隆站10千伏大谢线这两条供电线路形成环网,实现双电源供电,满足项目的酒店、充电桩、民宿和安置区群众的安全、可靠供电,让乡村蝶变的能量更足。

电缆化改造:让风景更和美

木辂村和留下村的美,不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对绿色的执着追求。漫步在绿树成荫的乡间小道,欣赏着碧波荡漾的黄华江,感受着乡村的宁静与美好,这时你会在路边偶尔看见上有稻秆铺盖、四周饰以竹片、地基石块砌边的小屋,它与田园景色融为一体,如果不是醒目的警示牌写着“止步,高压危险”的提示,你很难想到这是一个开关柜、配电房或者是变压器台区。

怀乡供电所工作人员为景区配电设施装上警示牌。陈美影 摄

为了做到供电线路、设备与环境的和美,供电部门在协助对核心景区高、低压线路的迁改和电缆化改造时,费了一番心思:依托丰富的山地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对所有安装在地面的设施都加上仿竹设计的绝缘外壳装饰,供电线路则通过地下电缆安装,从地面的景观丝毫看不出供电线路和设施,让电与自然和谐美好,融为一体。

值得一提的是,茂名市县域暨三大平台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交流会信宜分会场在虎跳峡召开前,景区的亮化工程由于时间紧,急需技术支持。供电部门收到通知后,连续两天组织技术人员和供电所人员在虎跳峡驻点帮忙调试,每天工作到凌晨2点,直至整个景区亮化工程成功投运。

黄华江虎跳峡景区为茂名市县域交流会信宜分会场之一,供电人员提前开展保供电工作,同时协助会场进行设备调试。林昱  摄

据悉,目前景区的核心区虎跳峡水上游船观光、“归来·留下”民宿、游客服务中心、宴会中心、四季艺术廊和等项目建设逐步完善,预计今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喜迎八方来客。

撰文:杨建雄 通讯员 叶泽

编辑 朱慧溪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