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回复好”到“办得好”,肇庆12345服务再升级!

南方+

近日,肇庆市重磅推出《“12345 有事找政府”民意满意办改革实施方案》,将通过整合民意诉求渠道、建立健全办理责任体系、完善标准规范和工作机制,打造成快速精准派单、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实现民意诉求高效解决、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的优质服务平台。

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将推动12345热线从“回复好”到“办得好”,打破以往民意反馈处理过程壁垒,让民众的声音能够迅速传达到有关部门,使问题的处理及时有效,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肇庆12345热线平台。

肇庆12345热线平台。

一个平台:构建诉求响应“一张网”

想向政府反映问题,只需打开“肇庆发布”“肇庆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找到12345栏目轻轻一点,就能进入12345热线平台。

在这里,无论是生活中的疑点、难点,还是身边的各类琐事,都能通过电话、文字、图片等方式轻松反映。

曾经,各类群众企业诉求反映渠道分散,办理流程和时效要求各不相同,诉求办理责任清单不够清晰,信息化支撑也不足,市民反映诉求常常面临找不到合适渠道、不清楚具体规则、等待时间不确定等困扰。

如今,12345热线平台按照改革要求,将全市各个诉求渠道整合为一个主渠道,统一归集12345。

12345热线平台的建设,表面是技术整合,实则是政府职能的深刻变革和治理方式的创新转型。它组织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在一个平台上办理民意诉求业务,打破部门、层级、区域之间的壁垒,实现从碎片化服务向整体政府服务的改变。

一张清单:织就民生服务 “责任链”

海量繁杂的诉求信息统一收集后,如何快速分拨办理?这就需要一张精准的“导航图”。

民意满意办改革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便是开展《民意诉求事项目录》和《民意诉求职责清单》的编制,这关系到诉求解决的核心逻辑,让城市管理如同绣花般精细。

肇庆12345热线平台。

肇庆12345热线平台。

职责清单究竟有多精细?以噪音问题为例,它被细分为18个事项。建筑施工噪音归生态环境部门管,公园噪音由城管负责,学校噪音找教育部门,道路噪音属交通部门处理……清晰的权责分工,可以有效提升解决问题效率。通过不断细化工单内容分类至最小颗粒度,厘清职责边界,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形成详尽的民生诉求职责清单。

这张清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新变化、新领域、新业态发展需要,及时研究、动态调整清单事项。同时,为防止分拨处理过程中部门“推拖绕躲”,12345热线平台严格落实“首派负责、县级兜底”,针对各部门职责争议问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讨解决。

一种态度:打造便民服务“高速路”

民意诉求办理的过程,也是推动“未诉先办”的过程,驱动肇庆加快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探索符合本地特点和市域治理规律的新路子。

通过对民意诉求事项的编制,以及对推诿扯皮和监管空白事项的梳理,深入挖掘诉求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利用“解剖麻雀”式的诉求数据智能化分析,精准找到民意诉求问题的真正“病灶”,及时掌握民生痛点和事件苗头,捕捉“弱信号”中的“强信息”,及早发现处置“强风险”,让问题发现在早、化解在小、预防在先、未诉先办。

比如,发现政策制度不健全,就推动相关部门完善政策;察觉到规划建设落后,就推动优化调整规划、改进基础设施;发现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就推动合理加大供给力度等。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基础上,主动从“办好一件事”迈向“办好一类事”。

民意满意办改革将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根本标准。智能化升级完成后,12345热线平台采用“自动分拨为主、人工分拨为辅”的方式,统一受理、统一分拨,实现全流程可视、全过程追踪、全周期闭环管理,完善民意诉求评价体系和不满意诉求退回重办机制。

目前,12345热线平台已整合多渠道诉求,实现快速响应和高效处理。平台还将依托Deepseek继续技术升级,持续优化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成为市民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未来,通过对民意数据的深度挖掘和精准分析,将精准把握社会动态和群众意愿,为群众解决大事小情,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南方+记者 施亮

通讯员 赵琳

编辑 刘舜欣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