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说|莫万友:出台工业用地提质增效条例,巩固中山“工改”成果

南方+

3月26日至28日,中山进入两会时间。中山市政协委员、民建文教卫支部主委、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授莫万友带来了关于开展《中山市工业用地提质增效促进条例》地方立法的建议。

中山市政协委员、民建文教卫支部主委、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授莫万友。

莫万友认为,2022年1月,中山开展村镇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下称“工改”)攻坚战,三年间腾出了超4.6万亩新空间,服务上千家企业增资扩产、转型升级。“三年的‘工改’实践和86项‘工改’新政为中山市开展工业用地提质增效促进方面立法提供了实践经验和制度基础,因此,开展工业用地提质增效促进方面立法时机成熟。”莫万友认为,中山开展工业用地提质增效促进立法,能够进一步巩固中山“工改”已出台的新政成果。

在出台《中山市工业用地提质增效促进条例》地方立法中,莫万友建议,中山需要明晰工业用地相关部门职责,发挥各部门的协同作用。同时,立法过程中,要建立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明确按照亩均税收进行首次达产验收和周期达产验收。

“完善工业用地的规划和管理制度,对于规范工业用地管理,预防产生新的低效用地具有重要意义。”莫万友表示,立法要明确相关制度和要求,例如工业用地实行总量控制、实行工业项目准入联审制度、建立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制度、小微企业园的管理制度等内容。

他指出,立法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具体措施,包括对低效工业用地的认定、处置和提升等,并充分吸收“工改”86项新政的有效措施。同时,立法应明确工业用地使用权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法律责任、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以及尽职免责制度。

撰文:梁诗婷 陈少宏

编辑 王浩宇 钟城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