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门仁伯爵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心电监护仪的警报声打破了寂静。68岁的波叔躺在病床上,数月来辗转难眠,胸前隐隐作痛,漫长的求医路让他隐约意识到病情的严重。因病卧床三个多月,他身体瘦弱,肌肉萎缩,站立都成了奢望。
此时,仁伯爵医院心胸外科的范世豪医生带来希望:“波叔,我们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张晓慎医生团队远程会诊后,拟定了手术方案,你愿意转去广州治疗吗?”波叔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坚定地说:“孙子说想我,我一定要打赢这场仗,回去见他。我愿意转去广州!”一场横跨穗澳的生命保卫战就此打响。
自2024年起,在郭昌宇院长的支持下,澳门仁伯爵医院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了深厚合作,大湾区医疗资源共享机制成熟运行。张晓慎作为广州心血管外科专家,每月带领团队赴澳门,与仁伯爵医院心外科团队联合开展心脏外科手术。对于病情危重、需复杂救治的患者,会迅速转运至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当波叔需要转运时,边检交接高效完成。救护车疾驰,直奔广州。车内的波叔,或许紧张,或许对未来充满信心,尽管路途颠簸,却毫无疲惫之感。他双眼注视窗外,双手紧握老伴的手,汲取力量。到达医院后,医护人员迅速将波叔转移到病床,他坚定地摇头示意无不适,还比出“OK”手势。
然而,波叔的病情极为复杂。长期吸烟让他的血管病变蔓延全身,脑部、颈动脉、大腿动脉闭塞,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冠脉造影显示,他的冠状动脉如“老树根”般错综复杂,三条冠脉血管几乎完全堵塞,心脏功能仅正常人三分之一,且心脏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损毁,内部还有大血栓,一旦脱落可能引发严重“中风”。手术风险被判定为极高,死亡率达50%,这对经验丰富的张晓慎也是巨大挑战。
但波叔求生的坚定意志打动了医护团队。张晓慎手术团队与范世豪医生共同制定了“搭桥+换瓣+取血栓+心室辅助装置置入”的手术方案。术前,他们充分评估准备,不放过任何细节。穗澳医护组成的医疗团队,在近10小时的紧张手术中,克服重重难题,成功完成这一极其复杂的手术。波叔成为第一位成功植入国产“人工心脏”的澳门患者。
张晓慎院长和范世豪医生在澳门仁伯爵医院查房。
术后第2周,在康复医生帮助下,波叔时隔3个月再次站立。那一刻,医护人员激动鼓掌。这背后,是穗澳医护人员的默默付出。由于术前情况太差,波叔需要漫长的术后适应和康复。医护人员反复讲解护理方法,波叔和家属逐渐掌握。
病情平稳后,波叔安返澳门,仁伯爵医院的医护人员继续为他进行康复治疗。
通讯员:黄成锋 张灿城
来源:南方农村报 南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