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最近,洗衣机能有几个筒也会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多筒洗衣机”冲上热搜,海尔、海信等企业的最新多筒洗衣机,在行业年度最大展会AWE2025上成为摄影师们重点拍摄的产品。
看起来,像是洗衣机界玩起了打麻将,但这其实并不是一场新鲜的创新。
涟漪
一切源于网友和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的一个“许愿”——有网友在去年秋季称希望小米出一台既可以洗衣服,又可以洗袜子、内裤的洗衣机。
小米在去年10月推出了双洗烘的洗衣机,这款洗衣机包括一个10kg洗涤+7kg烘干的大筒和一个专门用于内衣洗涤的0.25kg小筒。双筒有相互独立的悬挂系统,抗震减噪,均配备了独立的上下水系统。
奥维数据显示,2025年前11周,小米双区洗衣机的线上销额市占为1.26%,排名第4,带火了“多筒分区洗”的洗衣概念。
所以,在近日举行的AWE2025上,外衣内衣分区洗的洗衣机被家电企业重点展出。海尔子品牌Leader推出三筒懒人洗衣机,该洗衣机拥有一个10.5kg容量的大筒和两个1kg容量的小筒;海信也推出了三筒洗衣机,产品由一个大滚筒和两个小滚筒组成,其中的两个小滚筒还可以拆分下来自由排列组合。
然而多筒分区洗烘并不是新鲜事。海尔、海信、TCL、美的此前都推出过多筒分区洗烘的洗衣机,最早的一台这种设计的洗衣机,要追溯到七八年前。
从洗衣效果上来说,洗衣机原有的清洁设计和洗涤剂完全可以解决混洗的担忧,然而物理隔绝总是看起来让人更满意更放心,这种设计也许就代表了一些消费者需求。问题是,为什么一款不算创新的产品,会在这时候让洗衣机圈子起了涟漪?
出道
这得从雷军说起。
这位小米集团的创始人现在实在很火,甚至火到能带红身边站着的人。这不,因为在全国两会上和雷军站一块同框时“社恐”“i人”表情,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莫名其妙也火了。
泼天流量之下,周云杰在近日开通了微博、抖音的个人账户。官方资料显示,周云杰1988年7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1988年7月加入青岛电冰箱总厂,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上一次海尔老总因为单一事件而火或许要回溯到上世纪80年代的砸冰箱事件中。由于时代远远不同,砸冰箱事件的火,火在了口口相传和教科书里。
在这样的机会面前,海尔集团也赶紧借势喊道:“周总要出道”。所以“出道”也成了这个春天里家电圈一个热闹的词。
美的也有自己的出道计划,但这个人不是方洪波。这段时间以来,美的积极推动副总裁钟铮、赵磊、张小懿的出道亮相。不过也许是和雷军没连上线,目前还没有激起什么太大的水花。
说起家电圈的“出道”,肯定少不了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相较于周云杰这样的新星,董明珠可谓是这个流量时代家电圈网红的鼻祖,早在当年的十亿赌约中,风头就盖过了现在大火的雷军。
鼻祖自有鼻祖的阶段。相较于老总出道,这个春天里,格力电器出道的是线下体验店——“董明珠健康家”取代了格力电器专卖店,成为该企业线下门店的最新品牌称号。董明珠健康家近日在北京开出首店,董明珠现场表示要开10000家“董明珠健康家”门店。
反差
雷军带火了周云杰,他的小米让不新鲜的多筒洗衣机“新鲜出圈”,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就像话题一样红火。
这一点董明珠应该深有体会。行走的流量董事长背后,并没有节节攀升的格力电器业绩。这几年,格力电器业绩曾经陷入低谷,整体徘徊在2000亿元左右。目前,该企业的大部分营收仍然来自空调市场。
比起话题不断的洗衣机市场,国内的空调市场却是一片“卷”海,呈现出深度存量竞争状态,美的格力海尔居前三,小米力图通过价格优势,线上抢占中低端市场,所以高度依赖空调业务的格力电器在营收增长上显得乏力。
现场观察近日举行的行业最大规模展会AWE2025,不少媒体人也感受到了近期流量话题热闹背后的寒意。美的继续不参展,常客创维、康佳首次在这个年度展会上“消失”,即使是还在参展的龙头企业,也已经开始缩减展会投入的开支。
降本,不只在展会的投入上,更为明显的是体现在人力的优化上。不少家电科技企业通过减员进行强有力的成本控制,本月,国内某知名家电科技龙头的减员风暴,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同样引起了关注和讨论。
新战
年报发布季正在到来,成本控制是打造亮丽财报的有力武器。从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来看,在市场上,以旧换新则是家电企业的救命稻草。
2024年,除了厨房小电、空调的市场规模同比出现了下滑,其他品类的零售额都实现了同比增长。在去年上半年,不少产品品类仍处于重重困境中。但熬过了上半年,下半年的以旧换新政策补贴让市场看到了希望。正是凭借着下半年以旧换新补贴带来的销量冲击波,龙头企业的家电产品全年销量一扫上半年阴霾。从“国补”前后对比看,强安装属性的大家电以及品质健康类的小家电受益最明显。
今年2025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5年将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此次资金规模为去年的两倍,同时今年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时间约为去年的两倍,享受补贴品类范围也扩大了。
在品类范围上,国家层面从2024年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等8类产品,新增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至12大类家电产品。
扩品类的效果立竿见影。据奥维云网数据统计,2025年2月,洗碗机、净水器线上零售额增长超50%,而线下零售额增长则超100%。
就在新加入的品类感受到市场流量的时候,去年就享受到国补红利的综合性家电企业龙头则表达了隐忧。“我们预期去年就开始国补的一些产品品类,今年下半年可能会遇到销量难题,因为去年以来,在国补带动下,消费需求有所透支。”一位一线市场销售负责人向笔者表示。
国补,是市场销售端的流量。泼天的流量轮转,去年是传统大家电,今年则开始滑向垂直细分品类。入围流量圈的生产和销售企业,可以先笑一笑,那些还没有办法获得资格,没有入围的生产销售企业,可就会迎来更难过的日子。市场的洗牌,由此加速。
依赖国补,自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家电企业还得想想别的办法,这次AWE2025,家电企业集体展现AI焕新自我的能力——未来的家是AI的家。当一些家电企业从AWE舞台上退出的时候,华为却反向而行。3200平方米的“未来家”展厅,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也跑到了现场真人销售。
当然,重新寻思起搞话题搞流量这个事,也是他们的一个方法。说“重新”,是因为其实早在20多年前,当下好些家电龙头就是那个时代的明星企业和明星企业家。这么些年过去了,除了董明珠和格力电器,家电企业龙头几乎没有出圈当网红的计划。
不过,这个春天里,一切都变了,有人说是因为华为、小米这样变革传统家电销售渠道的企业带来的压力。
“自己不想当‘网红’,希望借互联网的平台和消费者进行比较好的沟通与交流。”周云杰说道。
越老的企业越不容易有这样的渠道交流基因。——谁有能力把这份热闹持续下去?这是一场全新命题的战争。
南方+记者 姚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