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政府工作报告“点名”翠亨新区|中山两会

南方+

3月27日上午,中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开幕。会议听取和审议中山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中山2024年工作,并对2025年工作进行部署。

《报告》多处内容直接提及翠亨新区,或与翠亨新区关联。其中,《报告》在“推动重大发展平台提质增效”部分提出,翠亨新区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和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样板区”等目标。

3月27日上午,中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开幕。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关键词:交通

做好深南中城际前期工作

《报告》在“2024 年工作回顾”部分,重点介绍了去年中山参与大湾区建设取得的成效。这些“成绩单”不少与翠亨新区相关。

在交通建设领域,《报告》指出,去年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同步开通的还有中开高速、深中跨市公交专线。翠亨新区是深中通道的登陆点,也是中开高速和深中跨市公交专线的站点。《报告》还提到,去年11月,东迁至翠亨新区马鞍岛的新中山客运口岸实现通航,增开至深圳蛇口航线,深中交通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翠亨新区的内部交通网络也备受关注。《报告》指出,2024年翠亨新区加开建设,马鞍岛环岛路实现闭环,“三纵三横一环”路网格局基本成型。

翠亨新区马鞍岛。

翠亨新区马鞍岛。

2025年,交通建设仍是中山的重点工作之一。《报告》指出,2025年,中山将加快打造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其中与翠亨新区相关的内容包括做好南中城际岐江新城站、香山站等TOD综合开发,推进广澳高速改扩建中山段、东部外环高速等项目建设,做好港口航运“水文章”,高水平运营新中山客运口岸。

《报告》还对深中交通网络建设进行了部署。2025年,中山将推动深南中城际前期工作,优化跨市公交组织调度,推动深中“组合港”提质增效,完善深中低空飞行航线布局,构建深中“海陆空铁”综合交通体系。据了解,南中城际已在位于翠亨新区马鞍岛的香山站,预留了衔接深南中城际的条件。未来,香山站将成为珠江口东西两岸轨道交通网络重要枢纽点。

关键词:平台

深中经济合作区启动综合规划编制工作

翠亨新区是中山重要的发展平台,《报告》在“大平台”建设的相关板块内容中,也频频“点名”翠亨新区。《报告》提到,去年,南朗产业园被认定为省产业园,中科中山药创院挂牌大湾区国创中心分中心,中广核中山科研基地投入使用。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还提到,深中经济合作区建设稳步推进,启动综合规划编制工作。

去年11月,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深圳中山经济合作区综合规划项目采购公告》项目采购人为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根据《公告》,深圳中山经济合作区综合规划项目工作内容包括空间规划、产业规划两大部分。合作区规划总面积约66.08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10.7平方公里。合作区范围包括“一中心、三园区”,即翠亨新区的马鞍岛城市新中心(34.68平方公里)、文化与科技合作基地(16.2平方公里)、高端制造合作基地(2.69平方公里)和火炬开发区的深中合作创新区(12.51平方公里)。从数据上看,深中经济合作区超80%的规划范围落在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内。

中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关键词:发展能级

打造“双区”,探路新赛道

在2025年的重点工作中,中山将“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相关内容放在首位。而推动重大发展平台提质增效,则是中山参与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报告》专门对翠亨新区建设发展作了部署。

《报告》提出,要加快提升翠亨新区发展能级,壮大生物医药、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优势产业,谋划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推动明阳现代能源等重大项目动工建设,持续提升东部海岸线风貌,打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样板区”。

从上述内容看,产业发展是翠亨新区提升发展能级的重中之重。生物医药、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是翠亨新区“4+X”产业体系中的四大支柱产业内容,也是翠亨新区的优势产业。目前,翠亨新区已吸引了华润燃气、中广核、中科富海、康方生物、明阳电气、江波龙等行业领军企业进驻投资。

除了已有的优势产业,《报告》还希望翠亨新区在“X产业”,即未来产业方面作出更多探索,打造中山的未来产业先导区,为中山切入产业新赛道探路。近年来,翠亨新区在发展未来产业方面一直较为活跃,并已引入神舞科技等新兴产业领军企业。此次《报告》提出在翠亨新区建设“先导区”,有望为翠亨新区发展未来产业提供更多支撑。

《报告》还明确了翠亨新区打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样板区”的目标。事实上,早在2023年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在审议《中山市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时就提出,要高标准规划建设翠亨新区,紧密对接重大平台建设,深化产业链招商,打造融合发展“样板区”。

随着深中通道建成开通,翠亨新区与深圳等珠江口东岸城市的联动不断加深,“样板区”的角色也逐渐凸显。除了参与建设珠三角首个跨珠江口经济合作区——深中经济合作区,翠亨新区还在多个领域与深圳等珠江口东岸城市开展联动探索。目前翠亨新区已与深圳宝安、龙华实现超300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城通办”,并在全市首创出台《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对标深圳法治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4—2025年)》。

深中通道。

深中通道。

在最新发布的《中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中山赋予了翠亨新区更多的融合探索使命,包括规划建设“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推动翠亨新区与深圳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对接合作。在翠亨新区探索建设深中跨界生活服务设施共享地区,推进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实施图书馆、博物馆等“一卡通”,打造深中“30分钟生活圈”等。本次《报告》还提出了“规划建设香港—中山高质量发展合作区”的内容。未来,翠亨新区融合深港发展的“样板”意义将更加突出,内容也将更加丰富。

采写:南方+记者 雷海泉

摄影:南方+记者 叶志文

编辑 王浩宇 钟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