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四会:未来3年新增公办学位8000个

南方+

3月27日,肇庆召开全市教育大会。会上,肇庆有关单位畅谈基础教育建设情况和经验感受。四会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支撑,更是留住人才、吸引产业、提升县域竞争力的关键抓手,四会将正视当前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全力破解学位供给不足难题,全力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全力破解学位供给不足难题

随着经济发展,四会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读需求压力较大。近三年来,尽管已通过“扩增量、优存量”等系列举措,四会市新增了基础教育学位7530个,但学位供给仍面临较大挑战。为此,未来三年,四会计划投入5亿元,新增公办学位约8000个。

其中,学前教育方面:加快世茂云泮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并办成公办幼儿园,可新增学前教育公办学位360个;2025年分批推动工交幼儿园等11所幼儿园“民转公”,可新增公办学位1980个;不断提升公办幼儿园吸引力,加大公办幼儿园招生力度,对中心城区公办幼儿园进行扩班扩容;预计2025年9月公办在园幼儿占比可达50%。

义务教育方面:新建贞山湖小学、扩建大沙黄涛中心小学及大沙中学,重点保障贞山新城、大沙镇等产业集聚区的入学需求。

高中教育方面:加速实施四会中学东城校区、华侨中学扩建工程,四会中专探索申报综合高中试点,未来三年,预计可新增4200个公办高中学位,基本满足2028年高中入学高峰的学位需求。

四会市还将创新多元供给模式,保证学位数量。一是通过购买学位、盘活民办资源等方式补充公办学位,2025年计划购买民办初中一年级学位865个,对入读学生实行三年学费全免;购买民办高中学位200个,民办公费生增加300个,合计增加500个高中学位,预计2025年普高升学率可达52.09%。二是争取2025年建成九龙湾小学等社会捐建项目,预计新增中心城区优质公办学位810个。

全力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近年来,四会市民办教育较为发达,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城乡和校际间差异较明显,部分优质生源流失,教育公平有待改进,与四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为此,四会将以创建“优质均衡”为目标,实施三大攻坚行动。

一是深化名校托管帮扶。深圳市高级中学与四会中学托管合作已落地,今年春季学期起,深圳市教育局选派的3位校领导已到四会中学开展工作。四会市委、市政府全力做好托管保障,明确学校管理模式。

二是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组建玉城学校等六大教育集团和华侨中学高中教育联盟等九大教育联盟,实施“强校带弱校”工程,实行单法人模式的集团化办学,提供更多优质学位。用好用活肇庆给四会新增中小学编制98个,继续加大教师招聘工作力度,深化中小学“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完善交流轮岗机制,切实解决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

三是强化民办教育监管。建立健全民办学校资金监管机制、招生监督长效工作机制,对资金管理不规范、存在办学风险的民办学校进行重点监管,督促民办学校、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

撰文:卢舒曼

编辑 刘宇恒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