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带动“一座城”,中国针织内衣名镇“刷新”速度

南方日报 南方+

最近,首届汕头国际贴身服饰时装周在潮阳区谷饶镇上演,这场最“接地气”的走秀,以时尚为名,以马路为T台,在汕头国际纺织城呈现“汕头设计”的大美之作,展现汕头从供应链枢纽向全球贴身服饰“时尚策源地”转型的蝶变。

由马路改造成的时装T台,何尝不是小镇蹚出来的创新发展之路。谷饶镇作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培育的省级典型镇,也是汕头国际纺织城所在的中心镇,近年来依托“中国针织内衣名镇”产业发展沃土,不断实现综合实力跃升,连续两年上榜“全国千强镇”,成为粤东地区唯一入围“2024年中国镇域经济综合实力前100强”的乡镇。

而汕头国际纺织城的加快建设及投产,无疑将直接带动谷饶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就业和经济发展,进一步助力谷饶镇巩固和提升其“全国千强镇”“中国镇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的地位。从谋划建设国际纺织城,到带动镇域综合实力提升发展,汕头真正实现以“一个城”带动“一座城”,让汕头国际纺织城和谷饶镇都成为远近闻名的金招牌。

优环境激发民营企业新活力

汕头国际纺织城坐落于潮阳区谷饶镇、贵屿镇、铜盂镇交界处,是广东省重点打造的现代化纺织产业聚集地,也是汕头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向超两千亿元级产业集群迈进的重要布局,是汕头纺织服装产业“四大工程”项目中规模最大、投入最多的项目。

这个面积广阔、气势恢宏的纺织业新地标,首期规划用地2090亩,总投资122亿元,建设面积达370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四大工程”中的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智能化纺织工业产业园区等项目,主要建设“两中心、两基地”,即全球最大的针织面料交易中心、贴身衣物交易中心,以及全国最大的内衣直播基地和全球产业链条最完整的内衣生产基地。目前,入驻企业1100家,其中本土企业约占65%,省内外企业占35%;中国针织面料市场(北区)已于3月19日正式开业。

汕头国际纺织城从一片空地到拔地而起,仅用一年半多时间。  南方+ 郑淼鑫 拍摄

汕头国际纺织城从一片空地到拔地而起,仅用一年半多时间。  南方+ 郑淼鑫 拍摄

如此“大手笔”的项目,仅一年半多时间就实现落户、规划、建设、招商、交付及开业,创造了潮阳区乃至汕头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新的速度,赢得了各界的广泛赞誉。“用一年半时间从一片土地到一座城。”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林云峰是汕头纺织服装产业的老朋友,他见证汕头国际纺织城拔地而起,十分感慨。

在这背后,谷饶镇在推动项目征地、建设、招商、政务服务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谷饶镇紧紧把握汕头国际纺织城落户的宝贵机遇,致力打造近悦远来的投资创业环境。”谷饶镇党委书记陈鹏表示,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谷饶镇聚焦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市场原生动力。

近年来,谷饶镇积极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在汕头国际纺织城园区、产业集聚区域设立多个政务服务点,为民营企业、个体户在税务、营业执照办理等方面提供便利。同时,开展暖企行动,组织包村工作组、经济发展办公室等职能部门深入企业一线,与企业面对面交流,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增资扩产、融资方面意见建议,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为进一步提质经营主体信心,谷饶镇还全面梳理政府权责事项,分类明确相应监管标准,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在政府网站以及相关平台上及时进行政府信息公开,全力营造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对经营主体权益保护,保障各类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一组数据可看出谷饶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带来的发展新活力:2024年谷饶镇经营主体达到30116家,同比增长29.66%,跃居成为全市经营主体最多的镇;2024年1—11月累计工业用电量11.58亿千瓦时,增长15.68%,为粤东地区工业用电总量最高的镇。

强产业推动产业链提档升级

放眼全国,能承办起一届国际时装周的小镇屈指可数,谷饶镇国际时装周的成功举办,是汕头贯彻落实省“百千万工程”部署的生动实践,更是汕头长期以来积极壮大谷饶镇特色优势产业厚积薄发的成果。

 首届汕头国际贴身服饰时装周在潮阳区谷饶镇举行。受访者供图

首届汕头国际贴身服饰时装周在潮阳区谷饶镇举行。受访者供图

历经40多年发展,谷饶镇针织内衣产业具备从原料、捻纱、织布、染整、经编、刺绣、辅料到成品生产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但客观地说,过去长期存在产业链相对低端、利润空间不高等短板,产业链“两端在外”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何加快解题破题?“我们坚持产业协同,聚焦产业链提档升级,加快打造现代化纺织产业体系。”谷饶镇镇长马鹏程表示。

近年来,谷饶镇聚焦产业链招商,发挥党政“一把手”带队招商机制,依托本地纺织资源集聚优势,招引上游产业项目和前沿技术项目落户,全力打造粤东锦纶面料生产基地,打通纺织服装上下游产业链条。在深圳市龙华区对口帮扶协作驻潮阳区工作队的支持下,谷饶镇党政“一把手”带队赴深圳、惠州等地开展招商推介活动,2024年以来已成功招引天浩锦纶、华维纺织、怡利恒丰等总投资超10亿元的锦纶“补链”项目,新增广东曼娜等7家纺织企业技术改造项目7个、总投资达9330万元。

凭借雄厚的产业“家底”和精准的政策服务,谷饶镇积极推动企业“产学研”平台一体化建设,重点围绕纤维新材料、绿色制造技术、先进纺织品生产技术、智能制造关键装备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与创新。如利用华侨试验区国际互联网高速链路,充分发挥“淘宝镇”“淘宝村”优势,去年引导辖内5000多家电商平台应用跨境专用通道,努力打通国际市场;组织百家企业参加各类行业培训,依托华为云数智创新技术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

 首届汕头国际贴身服饰时装周在潮阳区谷饶镇举行。受访者供图

据不完全统计,现谷饶镇企业拥有专利申请量162个,年创新花色品种在1000个以上,培育了“奥丝蓝黛”等17个广东省著名商标和2个国家免检产品及一批知名品牌,产业创新发展势头正劲。

在此基础上,谷饶镇积极引导企业树立个性化、本土化特色的创新理念,推动服装设计同特色传统艺术深度融合。每年组织企业参与工业设计、服博会、广交会等大型活动及赛事,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纺织服装品牌,擦亮“中国针织内衣名镇”招牌。

此外,谷饶镇大力开展“四上”企业培育行动,2024年以来成功助推光伟纺织等4家企业入选广东省2024年第三批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全镇预计可完成35家“四上”企业培育,产业链提档升级步伐坚实。

开新局打造现代化工业强镇

“我们的目标是让汕头国际纺织城引领全球纺织产业的发展潮流,成为全国产业升级的示范标杆和全球纺织产业的新高地。”在3月19日举行的汕头国际纺织城·中国针织面料市场(北区)开业仪式上,汕头市南信纺织产业园区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华卿的发言掷地有声。

李华卿介绍,汕头国际纺织城第二期3000亩规划用地将于今年7月动工,计划建设锦纶原材料制造基地、智慧云仓、成品交易中心、纺织电商小镇等,构建“生产制造+直播电商+智慧物流”三位一体的产业带基地,配套商业综合体,形成超大型产业基地集群,打造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纺织产业中枢。

“这是一个创新型的产业城。”李华卿表示,建设汕头国际纺织城不仅仅是打造一个产业聚集地,更要结合城市发展规划,把其塑造成为一个集产业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于一体的新城区。届时会有超过2000家企业入驻,商户超过5000个,从业人员将达到8万多人,还能间接拉动全产业链20万人就业,真正形成一个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产业新城。

无疑,汕头国际纺织城的规模体量将问鼎国内国际纺织单品类交易市场之首,将推升产业再次飞跃式发展。而背靠这艘“纺织产业母舰”,谷饶镇也将迎来又一轮重要发展机遇,这给该镇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信心。

“新春开新局,镇域是载体,产业是根基。”陈鹏表示,谷饶镇将围绕工商并举、产业强镇的发展思路,积极实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五年行动计划,大力配合推进汕头国际纺织城建设,持续擦亮“中国针织内衣名镇”金字招牌,打造现代化工业强镇。同时,凝心聚力抓好农房风貌管控、人居环境整治、绿美生态建设,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呈现新变化。

业内认识指出,产业园区不仅对产业发展形成集聚效应,园区经济也已成为城市发展、区域经济竞争的关键要素。纺织服装产业链长、关联度高,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能够形成乘数效应,极大撬动区域经济活力。

南方+记者 黄嘉锋

通讯员 肖树鹏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1  南方+ 张晓宜 拍摄

编辑 吴夏晴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