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纸关于学校招生地段范围的通知而引起的争议在广州番禺区华润万博悦府及其附近小区仍未停歇。25日,征求意见的时间已经结束,最终方案出台仍需时日。番禺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具有华润悦府小区户籍的业主适龄子女(含未收楼)均能安排入读配建学校。(此前报道:一则通告引爆名校之争:华润悦府的学校,谁能优先?)
各方人员对记者表示,这次学位之争暴露了番禺地产开发速度与教育配套节奏脱节等多方面的问题。
房未建好,教育资源的广告就打出来了。
各有各的道理
作为学校所在小区的华润悦府的业主们最不能接受的一点是,他们还未入住而学校就开了,他们入户后还要等一年适龄子女才能就读。他们认为,《征求意见稿》与现行相关规定和惯例相悖,损害了配建业主优先入读的合法权益。华润置地投资3.8亿元引进东风东路小学番禺校区及番禺广雅实验学校,并全额负担建设成本,未占用财政资金,用地范围也完全隶属小区地块红线内。此外,土地出让合同补充条款明确约定:“配建学校优先服务本项目,不得扩大招生范围。”他们担心,学位超载风险损害业主法定权益。区教育局学位预警数据显示,2025年学位缺口学校达52所,其中汉溪板块供需矛盾尤为突出。若未明确华润万博悦府业主为第一顺位录取对象,在学位超载时,将直接导致出资业主子女被迫参与统筹分配,实质损害其财产性权益。
有华润业主表示,他们从没拒绝共享,只是希望出钱的人不被忘记,“谁都可以进来,前提是我们还有座位。我们要的不是特权,是起码的确定性。”
业主们出示的相关规划。
信基城、和樾府的部分业主给记者出示了一份由汉溪大道北侧地块配建学校招生地段范围内的部分家长《对征求意见的反馈》,称从汉溪大道北侧配建学校的历史来源看,从2011年起,广州市政府在BA0901、0902规划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几经调整。他们认为规划单元内信基城、和樾府、悦府的业主子女都有平等的入读权利。汉溪大道北侧配建学校是公立学校,只是政府在土地出让中把学校配建作为土地出让的条件而已。他们建议严格按户籍与实际居住地一致原则分配学位,对符合条件者一视同仁;对“人户不一致”及非户籍生源按政策统筹安排,避免资源错配。
业主们拿到的学校调整的过程 。
因离学校较远却被纳入招生范围而备受争议的信基城业主们对记者出示了一份2020年3月当地居委会的一份《告知书》,称原规划建设的小学,由于需占用村的土地而迟迟难以落地。新规划将该小学用地调整到信基城南侧的长隆用地范围内,规划建设一所高水平一贯制中小学,落地更快捷,交通更便利,环境更优越,将为信基城业主子女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认为,政府将信基城纳入地段范围,是尊重历史、信守承诺。
更多的小区加入了对名校的争夺。华南碧桂园有业主向教育局陈情,请求将华南碧桂园纳入广雅实验学校初中部及东风东小学招生地段,或参考其他区市先进的教育资源分配方式及以大片区摇号方式来确定学生最终升入的学校。他们认为,购房时,开发商明确承诺配建“市一级小学”,但多年过去,优质教育资源始终未落地。现华南碧桂园仅有一间自建公立小学南华小学,另外一家华碧小学为私立民办学校,收费高昂。初中对口南村中学,距离华碧社区较远,且无优质教育集团支持,师资力量和升学率均不突出。
珠江铂世湾有居民称,他们5000户的小区内没有配备公立初中(规划是有的但是还未建)。为了孩子们接受好的教育,大部分孩子只能去读昂贵的私立初中,或者考到离小区更远的初中,小区目前初中被安排到步行距离3公里以外的侨联中学。小区孩子每天步行要花2个小时往返学校的路上,并且中间横跨南大干线,车流量非常大。他们恳请教育局能遵循教育公平的原则,给予统筹摇号的机会。
25日下午,番禺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3月18日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只是针对汉溪大道北侧地块配建学校招生地段划分事项,并不是配建学校的具体招生方案,因此,只对“人户一致”的地段生作明确规定,未对“统筹生”条件进行规定。根据区现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番教规〔2021〕1号),对地段生条件作了具体规定,其中一个条件是适龄儿童“入户满一年”。下阶段,教育局将制定配建学校招生工作方案,对招生条件进行细化,具有华润悦府小区户籍的业主适龄子女(含未收楼)均能安排入读配建学校。这位负责人表示,根据番禺区汉溪大道北侧地块(BA0902规划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配建学校规划单元包含汉溪大道北侧的华润万博悦府(长润花园)、越秀万博和樾府、信基城等小区,因此,把上述三个小区纳入配建学校招生地段范围有据可循。根据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文件(穗教规字〔2021〕3号)有关规定,教育局计划于4月5日前正式发布《关于确定汉溪大道北侧地块配建学校招生地段范围的通知》(定稿),于4月30日前发布配建学校招生工作方案。
争议背后是什么
对名校的争夺并不是番禺才有的现象,据多位居住在万博片区的居民介绍,番禺因为新建小区多,缺乏本土优质教育品牌,过度依赖外部名校集团化扩张,导致区域教育生态单一化,所以争议比较突出。如番禺万博等新兴商务区人口导入迅猛,但教育配套建设周期长、移交延迟(如华润配建学校2025年6月才移交),导致适龄儿童入学需求与学位供给严重错配。东风东小学首次跨区办学引发争夺,反映家长对“名校标签”的盲目追捧,也加剧了教育资源“马太效应”。他们建议推动教育资源去中心化,要通过教师轮岗、集团化办学实质化(而非挂牌)提升普通学校质量,减少对单一名校的依赖。
南方+记者 项仙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