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电城镇的党员志愿者们就身着“红马甲”,活跃在街头巷尾。他们清扫垃圾、规整共享单车,认真清理每一处卫生死角。商户陈伯满意地说:“之前占道许久的共享单车终于被清理了,看着就舒服!”
这是当地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开展的“街巷治理1小时”行动。行动开展以来,茂名滨海新区已累计整治乱搭乱堆、卫生死角超3000处,清运垃圾2000多车。这些“微治理”行动,切实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党员志愿者上街清理垃圾。电城镇党建办供图
近年来,滨海新区以党建为指引,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在基层治理、民生改善、制度创新等方面不断拓展深度。
在电城镇架炮村,村党支部采用“党支部+企业 +农户”模式,推动乡村振兴。成功引入鸡咕咕农场、飞天稻花鸡养殖、圣女果种植三个联农带农项目,为村民提供了300多个就业岗位,让村集体年收入增加近30万元。如今,村子党组织建设愈发稳固,产业发展生机勃勃,村民生活富裕,实现了华丽蜕变。
圣女果种植基地。田坎村党支部供图
在博贺渔港,“党员先锋号”旗帜高高飘扬。流动党员在“海上课堂”学习理论、交流发展想法,将党的声音传播到海上。值得一提的是,319名网格员认真工作,高效处理1.37万件民生诉求。“陈广保调解室”的老党员凭借丰富经验,调解矛盾150多起,降低了电诈立案率,实现了“小事不出船、大事不出港”的良好治理效果。
“陈广保调解室”协调群众纠纷。博贺镇党建办供图
医疗卫生方面,爵山、博贺、龙山3家卫生院完成标准化建设,电城中心卫生院焕然一新,城乡医疗 “15分钟服务圈”逐步形成。此外,38个行政村完成污水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整体提升。
横山村“小板凳议事会”。横山村委会供图
此外,茂名滨海新区还出台《茂名滨海新区村级集体经济收益与村(社区)干部奖励待遇挂钩指导意见》,建立“集体增收-干部奖励-群众受益”联动机制,常态化推行村级组织向党组织报告制度。全区整改431份问题合同,挽回集体经济损失超400 万元。博贺镇横山村党总支部书记黄江平介绍,新政策实施后,干部积极性大增,通过“小板凳议事会”,三个月就规范修订了80份合同,解决了多年难题。
南方+记者 邹祥亮
通讯员 李天 黄天华 吴振琼 陈鸿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