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当课间清脆的铃声响起,观珠中学的校园瞬间被活力唤醒。数十名学生在操场聚集,整齐列队,准备开始他们独特的课间操——鳌鱼舞。
随着音乐响起,学生开始舞动手中特制的纸扎鳌鱼,时而弯腰转圈,时而上下摆动,模仿一条条鳌鱼在海浪中穿梭。配合着鼓点的节奏,学生用灵动的舞姿,上演鳌鱼出洞、擦角、觅食的场景。趣味盎然的一幕吸引了数百名学生在一旁围观。
作为茂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鳌鱼舞是流行于电白沿海一带的民间道具舞,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非遗传承的主要力量当属青少年一代。电白区教师发展中心研究部副部长、省级课题《电白非遗文化鳌鱼舞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研究》主持人麦小颖表示,从2019年开始,电白区教育局已在全区开展电白非遗文化鳌鱼舞课程开发实践,将非遗活态传承融入到基础教育地方特色校本课程中,构建“一核二翼三类”电白非遗文化鳌鱼舞课程体系。
麦小颖介绍,以“鳌鱼舞”为题材的系列原创舞蹈《鳌•祭》《鳌•继》《鳌•望》《鳌•囍》《鳌•戏》,鳌鱼舞朗诵作品《电白鳌鱼舞,浓浓家乡情》《独具特色的茂名电白非遗舞蹈——鳌鱼舞》等获得省市级奖项,填补了电白区鳌鱼舞题材原创艺术作品空白。电白高级中学获评“非遗少年学”广东省优秀乡村传承学校,观珠中学评上茂名市“非遗进校园”试点学校。如今,电白鳌鱼舞已被电白青少年所熟知和喜爱。
作为试点先行的11所省课题实验学校中学之一,2022年,观珠中学着手开发“鳌鱼舞进校园”课程,并在校内设展厅、开课程。观珠中学“‘鳌鱼舞进校园’”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主持人、音乐老师刘晓燕介绍,经过不断实践总结,观珠中学逐渐摸索出了一条在校园内传承“鳌鱼舞”的新路径。
在省课题主持人的带领下,观珠中学音乐科组教师深入电白树仔山美村、薛屋村采风,挖掘、整合鳌鱼舞课程资源,完成《广东舞蹈文化——茂名非遗舞蹈》“电白鳌鱼舞”内容的第二次修订出版,为鳌鱼舞课程开发内容提供“原汁原味”的素材,课程教学有本可依。
有教本可依,还要加强师资力量。为此,观珠中学邀请传承人张景泉、詹润年进校园示范鳌鱼舞蹈动作,并教习鳌鱼舞蹈道具制作方法和技巧。同时,学校还不定期组织音乐、体育科组教师参加鳌鱼舞课程实践培训,推动教师更准确地把握鳌鱼舞蹈“元素”与“原味”,为课程开发实践巩固基础。
社团是课堂的补充,观珠中学以社团活动推进鳌鱼舞课程实践,通过开展鳌鱼舞舞蹈社团、鳌鱼舞美术手工社团、鳌鱼舞文学社团等活动,为师生搭建鳌鱼舞展示的舞台。
“目前,我们学校在语文、美术、音乐、体育、舞蹈这5门课程中都融入鳌鱼舞元素。这个学期,音乐、体育老师将开设课程,面向所有学生教授鳌鱼舞。”刘晓燕表示,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有许多学生对鳌鱼舞产生兴趣,一些学生甚至会利用课余时间,自发聚集排练鳌鱼舞。为此,学校将支持师生创作原创舞蹈作品、鳌鱼舞课间操,引导学生参与省、市、区各种大型活动、比赛展示,持续推动鳌鱼舞传承与创新。
撰文:苏斯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