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阳江首个校企共建综合能源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该实验室由阳江市属国企鼎兴达公司与广东海洋大学联合打造,标志着阳江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绿色能源产业转型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本次活动以“产教融合,助力绿能之都”为主题,汇聚市科协、国资委、交投集团、阳江供电局以及电机工程学会等政企协代表,共谋绿色发展。揭牌仪式上,校企双方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以实验室为核心平台,整合高校科研优势与国企产业资源,为阳江建设“绿能之都”注入创新动能。
强强联合:国企+高校构建“教育链+产业链”创新模式
作为阳江首个校企共建的综合能源实验室,其成立是地方国企与高校“强强联合”的典范。实验室聚焦光伏组件效率提升、智能微电网系统开发等前沿领域,配备6.15kWp高效光伏组件、光储充一体化设备及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可实时监测能耗数据、优化能源调度,为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提供“智慧样板”。
实验室自身运行已实现“绿电直供”——屋顶光伏系统直接为实验设备及办公区域供电,打造阳江首个“零碳实验室”示范场景。这一创新试点不仅验证了光伏技术的实际效能,更为全市推广清洁能源自给模式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经验。
目前,双方已启动光伏智能清扫机器人研发项目,聚焦光伏发电设施因灰尘等污垢堆积导致的发电效率下降问题,通过鼎兴达公司提供的应用场景验证技术方案,旨在实现清洁效率提升、运维成本降低及光伏产业智能化管理的三重目标。该项目计划于年内完成首台样机试制并启动推广,加速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落地。
产教融合:政产学研用协同 攻坚绿能技术
实验室创新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通过“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市场验题”模式,推动科研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广东海洋大学以电气工程学科为引领,联动机器人工程、环境科学等多学科交叉攻关;鼎兴达公司则依托资金与技术优势,推动实验室成果落地。
双方还共建实习基地,定制化培养新能源领域复合型人才,为阳江打造“绿能人才高地”提供支撑。“学院将联合企业申报省级重点科研项目,打造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的全链条创新生态。”广东海洋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陈扬枝透露,双方已初步构思合作课题,涵盖光伏帮扶项目优化、海上光伏电站设计等方向。
赋能转型:技术支撑“绿能之都” 输出“阳江经验”
在国家“双碳”战略指引下,阳江市委、市政府持续强化政策供给,实验室的建成成为衔接技术研发与产业落地的关键纽带。鼎兴达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广仲表示:“未来将加速光伏智能运维、虚拟电厂等技术成果转化,推动实验室升级为覆盖新能源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平台。”据悉,校企双方将以此为基础,推进分布式能源聚合与市场化运营,探索绿色转型“阳江路径”,为绿能产业发展提供示范经验。
此次校企合作不仅为阳江新能源产业升级提供核心技术支撑,更通过“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助力城市绿色竞争力全面提升。随着综合能源实验室的投运,阳江“绿能之都”的蓝图正加速变为现实。
撰文:赵强 林秋雨
图片:阳江市交投集团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