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个优质项目最高可获3800万元!广东省广电扶持政策详解

南方+

近年来,各省电视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广播电视网络视听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日前,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在深圳举办。在大会的“拿下扶持资金!四省市扶持政策全解码”产业专题对话上,来自广东、四川、福建、深圳等省市广电主管部门负责人,推介并解读各省市的扶持政策,助力广大影视公司和创作者们更好地把握政策机遇,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

广东省广播电视局电视剧管理处处长李志强表示,党的二十大以来,为了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影视产业繁荣发展,充分激发行业活力和积极性,在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广东省广电局坚持全省一盘棋,统筹整合省市区三级资源,力争为影视创作提供最全面、最直接、最高效的扶持和服务。省内主要城市也纷纷发力影视创作和影视拍摄,形成了省、市、区三级共振、上下贯通的影视创作生产全流程支持体系。他还从资金扶持政策和服务支持政策两大方面进行了具体介绍和解读。

资金扶持政策

广东省广电局在省级扶持资金方面,对在广东备案立项的电视剧、网络剧项目,按照项目的不同阶段,安排了剧本孵化、精品创作、发行播出,共三个扶持专项

其中孵化扶持专项面向剧本创作阶段,扶持力度为每部100万元创作扶持专项面向拍摄制作阶段,具体的扶持金额分了若干个层级,常态化评出的项目给予数百万元扶持,主题鲜明、质量优秀的项目可视情况进入“一剧一议”流程,最高达到2000万元播出激励专项面向播出阶段,在央视一套、八套或重点网络平台播出的,根据播出效果给予激励,比如央视一套播出的奖励每集30万元,央视八套播出的每集奖励20万元,正常项目一部可获得700到1000万元左右的播出激励;爱、优、腾、芒等重点网络平台播出的每部100万元激励

对获得国家级奖项的项目,另有丰厚奖励。比如电视剧网络剧项目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奖励800万元,“飞天奖”奖励400万元,“金鹰奖”奖励300万元,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等单项奖亦有相应的奖励。以上各项累加,一个优质项目仅在广东省本级就可以获得最高3800万元的支持。

“这项扶持工作,我局在2024年已经开展了两批次评审,共15个项目获得剧本孵化和创作扶持,大家可以简单看看,有古装历史、古装架空、近代革命、年代情感、当代职场、都市商战等等,也包括特殊题材,整体类型是非常广泛的,各类项目我们都欢迎。”李志强说。

相关阅读>>片单公布!15部粤产影视新作获广东省文艺精品扶持专项基金激励

改编自马伯庸小说《食南之徒》的同名剧集获2024年广东省文艺精品扶持专项(剧本孵化、精品创作)资金。

据悉,2025年度广东省文艺精品(文艺人才)扶持专项资金电视剧及网络剧片剧本孵化、精品创作、播出激励项目已于今年2月启动申报。2025年度计划开展两批次项目征集评选,题材包含现实题材、革命题材、历史题材、创新题材及特色题材,首批项目于3月31日、第二批项目于9月15日截止征集。

详情>>影视创作者请注意!2025年度广东省文艺精品扶持专项资金开始申报

除了省级的扶持之外,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城市,均已推出扶持措施,包括资金扶持、金融支持、土地使用、场景搭建、拍摄协助、园区运营、人才培育等各个方面。省市区三级扶持叠加,可以为创作项目提供有力支撑。以广州的扶持政策为例,跟省级政策叠加后,即使是主题性不那么强、商业化程度较高、有一定稀缺性的优秀作品,也能获得2000万元左右的扶持资金;进入“一剧一议”的重点项目,更可以拿到最高6600万元的扶持资金。

服务支持政策

广东省广电局在影视创作生产方面进行全流程扶持的集成式改革,推出以下8个方面18条具体措施,在主体培育、创作规划、分类管理、扶持激励、市场规范等方面健全机制、完善政策,推动广东影视创作高质量发展。

完善选题规划——

建立选题推荐机制。加强与全国文化机构和广东省各地各单位的联系,梳理可转化为影视剧的文学作品、文艺作品、本土文化、特色人物、传奇故事等选题和内容,向影视剧机构推荐。

建立选题协调机制。了解掌握影视机构的项目储备,从策划阶段开始介入、协调资源,为项目提速。

建立中长期规划机制。结合影视机构的项目规划和我省推荐题材,形成中长期规划清单,定期更新、定点跟踪、定向推介。

获广电总局电视剧引导扶持专项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专项、2024年广东省文艺精品扶持专项(精品创作)资金的剧集《那年香港雪在烧》,是首部展现大湾区百年往事的爱国主义平民史诗剧集。

加强创作引导——

完善项目前期建设性把关。对纳入规划清单的项目安排“一对一”跟踪服务,提高项目推进和审查效率。对有需要的项目,组织召开创作研讨会、成果研讨会。

建立年度片单发布机制。每年汇总我省扶持项目、和各市各机构重点项目,安排主流媒体发布推介,提高项目知名度。

提高审查效率——

提高内容审查效率。优化审查流程和审查队伍,强化内容审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升一般题材项目的内容审查速度。

提高协审效率。对协审项目较多的题材类型,与相关部门建立沟通协作模式,探索重点项目审查绿色通道。

鼓励取景拍摄——

推动协拍体系建设。鼓励各市结合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开展公益协拍服务。推动主要城市组建影视产业服务联盟,打造一站式的协拍服务网络。

整合推介拍摄资源。整合各市文旅和人文资源,汇编形成拍摄手册。组织头部机构和人员来粤采风。

去年,由省广电局主办的2024粤港澳大湾区影视机构采风研讨活动顺利开展,来自全国各地多家头部影视机构的行业精英们相继到珠海、江门、广州、东莞、惠州、深圳采风。

拓宽交易发行——

建立发行推荐机制。面向重点播出渠道,定期沟通推荐规划清单项目。重点项目采取一对一沟通推荐。

建立投资撮合机制。依托行业协会,整合外部投资基金和行业资金,撮合联合投资出品。

建立交易推广机制。依托深交会、香港影视展,组织机构带项目参展,推动国内外版权交易。

加大资金扶持——

用好省级扶持政策。形成创作扶持、播出激励、获奖奖励的全链条扶持机制,培育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精品项目。

打通各级扶持链条。整合省、市、区级扶持政策,形成扶持链条的三级叠加合力,吸引影视机构在粤发展。

推动科技赋能——

推动技术商业化应用。依托广州、深圳、珠海等地的产业园和园区政策,推动科技企业和影视企业进一步提升超高清拍摄、生成式人工智能、虚拟拍摄等科技手段水平,尽早实现全面商业应用落地。

纳入精品扶持体系。鼓励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创作的、使用超高清标准拍摄制作的项目申报文艺精品扶持,在评选中予以倾斜。

延伸文旅文创——

鼓励延伸配套支持。注重影视IP在文旅文创上的长尾效应,鼓励主要城市以全局视角关注重点影视项目,从广电、文旅、产业经济等多方面政策给予配套支持。

打造文旅文创品牌。发挥广东巨大文旅市场和完备文创产业链的优势,鼓励影视IP以文旅景区街区、衍生文创产品等形式进一步延展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形成可长期运营的文旅文创品牌。

南方+记者 张思毅

编辑 周煦钊 张茵
校对 胡柔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