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轨道交通科普展在中山市石岐第一小学举行,丰富的图文科普和极具互动性的实物展示,吸引了学校师生驻足观看,有小同学直呼“大开眼界”。
据了解,为进一步密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市民之间的联系,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引导青少年助力全运会的胜利举办,广州地铁联合中山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中山市石岐第一小学、广东南中城际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交建轨道交通分公司主办,广州地铁建设公司团总支、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团委、广州地铁设计院团委、广州地铁工程咨询公司团总支、中交四航局南珠(中)城际1标一工区项目部共同承办了“喜迎全运科普进校园,轨接山海湾区跃新程”——轨道交通科普文化展暨科普课堂、志愿服务驿站揭牌活动。活动现场,中山市首个“轨道交通科普课堂”正式揭牌,标志着中山市在轨道交通科普教育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首场科普课上,科普课堂主讲人、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团委书记陈虎辉“小虎哥哥”,带领学校师生解锁了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奥秘,展示了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使用的“大国重器”。通过生动的互动讲解,学生们不仅了解了盾构机如何在地下掘进、地铁站的设计原理,还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如何为即将到来的全运会提供保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课堂上,同学们还展示了以“我心中的南珠(中)城际”为主题的绘画作品,表达了对城市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
“南中城际是大湾区线网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功能就是串通起南北大通道。建成以后,会与我们已有的广州18号线、22号线贯通,方便大家城际出行。我们还预留了以后深圳方向的接驳条件,致力辐射到整个大湾区。”南中城际建设公司总经理黄晓诚表示。
为进一步深化科普教育,主办方启动了“工程师进课堂”行动,联合校方聘请了一批来自轨道交通设计、施工、咨询等领域的工程师担任校外辅导员,并向学校赠送了大量地铁科普读物和实物模型。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学校的教育资源,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与行业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激发了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为了感谢建设者们为推动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做出的辛勤努力,同学们也向建设者代表赠送了自己精心准备的画作。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轨道交通科普文化展览,学生们通过图文展板、模型演示和实物陈列,全方位了解了轨道交通的设计与施工过程。志愿者们的详细讲解,让学生们沉浸式感受到了轨道交通科技的魅力,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一领域的理解。
据广州地铁介绍,此次“轨道交通科普课堂”是广州“地铁科普课堂”的延伸,涵盖的内容更加丰富。随着线网的不断延伸,科普进校园活动还将继续拓展至粤港澳大湾区多个城市,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与探索精神,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储备未来人才。“石岐站组建施工以来,我们和中山市石岐第一小学的学生们一直有良好的互动,小朋友们对地铁很感兴趣。将来地铁建好以后,会极大便利他们的出行和生活。”中交四航局南珠(中)城际1标一工区项目副书记黎卓健表示,“在未来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会继续和同学们一起,通过科普与互动的形式,促进大家对地铁和地铁建设的理解。”
除了打造中山市首个“轨道交通科普课堂”,活动还结合全运会即将举办的契机,依托南珠(中)城际项目成立“轨道交通青年‘学雷锋’志愿服务驿站”,并为首批青年志愿服务队授旗。志愿服务队将联合广州地铁、中山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及参建各方的青年,积极参与保障全运会召开的各项志愿服务,在全运会中贡献轨道交通的青年力量。
撰文:李嘉益
通讯员 陈虎辉 覃思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