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访谈|李凯航:打造中山先进制造业重要一极、高质量发展示范镇

南方+

在中山市的镇街版图中,三角镇是近年来发展势头较为迅猛的代表。三角镇党委书记李凯航表示,三角镇入选全省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中心镇试点,是中山市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全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三角镇将紧紧把握契机,立足优势,坚定信心推动中心镇建设,加快将三角镇打造为中山市先进制造业重要一极、高质量发展示范镇。

三角镇党委书记李凯航。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推动“一带一廊四片区”全域整治格局落地

“小城市”通常指在规模、功能和发展潜力上位于大城市与乡镇之间的城市,它们往往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较强的经济活力和一定的服务功能。

李凯航认为,三角镇入选试点,凸显了三角镇的三大战略定位优势。一是交通枢纽定位。三角镇被广州南沙、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横琴3大自贸片区包围,周边有五大国际机场和四大深水港,与南沙自贸片区仅一河之隔,可实现15分钟接驳南沙自贸片区,40分钟直达深圳机场,是中山承接大湾区高端要素、沿海经济带建设和促进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二是产业枢纽定位。三角镇产业平台集聚优势明显。正在建设的中山新材料产业园是中山十大主题产业园之一,包含全市唯一保留的化工园区、正在申报省级产业园的中山三角产业园、精密电子线路板集聚区、电镀产业集聚区,将打造大湾区新材料行业集聚区及新一代电子科技高地。此外,三角镇已形成完善的汽车产业链,集聚了电路板、零部件、电镀、喷漆等汽车产业环节。顺丰、邮政集团和上药物流等现代物流企业先后落户,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三是生活枢纽定位。近年来,三角镇以特色农业、文化、旅游、教研、康养等打造休闲生活圈,构建“一湖两山三江”生态旅游格局,将3A级旅游景区迪茵湖升级打造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的郊野生态乐园,擦亮特色生鱼IP,支持高端民办学校迪茵公学打造育才高地,大力推动医疗和养老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湾区休闲旅游胜地的角色不断凸显。

李凯航认为,入选全省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中心镇试点,将为三角镇提供更多发展动能。比如,将进一步推动三角镇“一带一廊四片区”(“一带”即“三生”融合发展带,“一廊”即环镇生态廊道,“四片区”即农田集聚提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城镇品质提升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区)的全域整治格局落地,为三角产业园申报省级产业园,高平化工园区扩区以及城镇服务能力和整体品质提升等工作提供直接支撑等。

中山市三角镇。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多镇街联动构建新材料产业走廊

对于如何建设“小城市”,李凯航表示,接下来,三角镇将对标对表中心镇按照小城市标准建设指标体系,立足自身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推动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镇品质和治理水平提质升级。

在产业发展方面,三角镇将锚定打造中山市先进制造业重要一级的目标,聚焦新时代中山“十大舰队”产业集群建设,立足三角镇产业基础,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产业聚链成群、快速发展。

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落实《中山市三角镇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中心镇试点镇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顶层设计,重点构建“一心、一片、一环”,重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充分挖掘开发利用潜力,盘活土地资源,促进产业升级发展。

在社会治理方面,以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总结提炼智慧政务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经验,进一步深化“中易办”“马上办”“深中通办”等惠企便民服务,推出一批更给力的惠企利民举措。

服务和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是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的中心镇的重要使命。对此,李凯航表示,三角镇将重点在产业领域与周边镇街和区域作联动。三角镇将充分发挥高平化工园区、电镀园区等园区资源和产业优势为周边镇街提供支撑,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同时,打造“1+N”产业共同体,以新材料产业园为核心,联动民众街道、黄圃镇等镇街,构建新材料产业走廊,引导和支持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此外,三角镇将依托VDE、BV、UL、广东智造等检验检测机构,吸引更多检验检测服务业企业落户,打造全市甚至大湾区的检验检测服务高地,发挥产业服务辐射带动作用。探索三角“制造业+AI”实践新路径,加快立项建设产业平台科研创新中心,打造更多“智能智造”新场景,鼓励企业加快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动周边镇街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数读】

三角镇2024年经济成绩单:

2024年实现GDP总额123.06亿元,增长6.4%。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6%,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1.9%。

入选2024中国镇域高质量发展500强,位列第138名;2024年全国镇域经济500强,位列第196名。

招商引资方面,新签约项目18个,总投资超60亿元,涵盖冷链物流、绿色化工、智能家电等领域,圆满完成全年招商目标任务。远赴上海签约长三角项目2个,不断扩大“招商版图”。

项目建设方面,申报省、市重点项目39个,总投资超230亿元,有效投资持续增长。纳入市重点工业项目库(含增资扩产项目)的项目共3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个,23个项目已动工。

【编者按】

2024年,中山市坦洲、古镇、黄圃、三乡、三角5个镇入选广东省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中心镇试点名单,为中山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全新的命题。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形成融合发展大格局,中山迎来前所未有的宝贵历史机遇,同时也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新挑战。在全新的历史方位下,只有抓住镇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盘,才能稳住中山高质量发展的大盘。

以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中心镇,为中山镇域经济模式升级带来了新的思路。

如何通过创新的改革举措,实现镇域能级的再提升?按照小城市标准,区域中心镇如何规划未来的发展框架?撬动区域协同发展,中心镇有哪些新的打法?这些问题摆在了“探路者”面前。

带着这些问题,南方日报记者对中山市5个试点镇的主要领导进行了专访。

采写:南方+记者 雷海泉

编辑 卢子衡 钟角
校对 叶枫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