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潮州市潮安区人民法院在文祠镇李工坑村设立潮州市首个“畲族文化司法保护工作站”。这一举措将建立“司法引导+基层自治”联动机制,推进辖区“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以高质量司法守护畲族文化的传承与繁荣,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
畲族逐山而居,自称为“山哈”,意为“山里的客人”。潮安区凤凰山是畲族的祖居地和发源地,以凤凰为图腾。目前,潮州畲族主要居住在凤凰山一带的李工坑村、碗窑村等9个自然村落。畲语、畲歌、畲陶、凤凰装、招兵节等文化瑰宝,如同熠熠生辉的明珠,镶嵌在潮州文化的历史长卷中。
该工作站旨在融合“司法审判+社会治理”力量,坚持依法保护、协同配合、尊重民俗“三大原则”,落实司法联络员、专家顾问团、联席会议“三大机制”,打造维权绿色通道、山哈特色调解、法治护畲普法、畲族文化调研“四大品牌”,全方位保护畲族文化的完整性,让法治成为畲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坚实后盾。
当天,潮安法院还发布《关于服务保障畲族文化传承发展10条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建立畲族文化司法保护工作站、推行“潮语+畲语”双语审判机制、擦亮畲族特色调解品牌、打造无讼畲乡和美“枫景”、加强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支持畲乡文旅产业发展、保障畲乡全面振兴、守护畲乡绿美生态环境、增强畲乡群众法治意识以及建立共享协作司法机制等,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力求全方位保障畲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潮安法院紧紧围绕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延伸司法职能,全力开展纠纷调解、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文化保护监督等工作。其相关工作经验获《中国审判》推介,“法治+非遗”普法项目获评广东省优秀普法工作项目,切实以司法之力激活传统文化内生动力,为乡村全面振兴发展注入重要能量。
撰文:董志豪
通讯员 徐晓曼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