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部署要求,全面推进“才聚梅州大行动”重点任务落地见效,进一步构建青年人才高质量发展新格局,3月18日,兴宁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联合举办梅州市青年人才座谈会(兴宁专场)。来自基层一线、数字经济、高校毕业班等领域的20余名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兴宁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及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
会上,全体与会人员首先共同观看了《“兴”耀未来·“宁”聚英才》主题宣传片,通过镜头语言直观感受兴宁人才发展生态。
聚焦青年人才关切,兴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范湘萍结合兴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最新成果,系统解读了梅州市人才新政及兴宁市对青年人才的就业创业扶持计划,重点介绍了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人才安居保障、项目孵化培育等核心内容。在解读过程中,范湘萍还通过兴宁市本土创业典型案例分析,生动阐释政策红利转化路径,并表示兴宁市将搭建“全天候”服务平台,提供“全链条”政策保障,以“真金白银”的支持和“店小二”式服务助力青年人才扎根兴宁。
在交流环节,各领域青年代表依次发言,围绕人才政策感知、就业创业实践困惑与对家乡的发展期待展开深度对话。
青年代表曾志明率先发言,以“政策助力让我们少走五年弯路”为题,分享自己通过人才政策获得回乡创业第一桶金的经历,建议优化项目成果转化支持机制。
“政策解读很解渴,但具体实施中仍存在信息壁垒。”青年代表陈雄抛出尖锐问题,直指政策申报流程复杂、跨部门协调不足等痛点。
来自高校毕业班的青年代表则更关注人才成长生态构建,对梅州市创新推出的聚才“大礼包”给予高度评价。
整场交流持续近三小时,针对青年人才提出的问题以及对政策落地提出的意见建议,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回应并做好记录。范湘萍总结时提到,“今天的座谈会不是终点,而是服务青年人才的新起点”,她还强调,各单位要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常态化多形式开展青年人才交流活动,持续完善“政策宣讲—需求收集—跟踪服务”闭环机制,真正让青年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
团市委书记黎文怡表示,将进一步深化与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市公共人才服务中心的合作,陆续推出人才政策宣讲会、引才联络站等一系列活动,引导青年人才深入挖掘兴宁的历史文化底蕴、人文地理,关心家乡发展变化与前景;促使更多青年从“流入”转变为“融入”,与兴宁同呼吸、共成长。
南方+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兴宁团市委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