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加速跑,这座边陲小镇风貌“日日新”

南方+

入口新地标“雕琢”成小景观,老街骑楼重现百年商埠风采,陵江河畔碧波荡漾、绿草如茵……在两广交界处,一座边陲小镇最近秀出新“颜值”,引来打卡热潮。

“小镇每天都不一样,越来越美了!”见证着圩镇的加速蝶变,很多老街坊给出一致的好评。这里,就是位于化州市东北部的宝圩镇。

圩镇入口主题景观地标。

圩镇入口主题景观地标。

圩镇入口是最直观的“门面”,游客第一眼便能发现宝圩的美:高大醒目、设计精美的特色门户标识牌矗立在4处入口,“化橘红之乡”“南药宝圩”等主题景观地标不仅为过往行人车辆提供了明确的指引,还成为了宝圩镇对外展示形象的新名片,让人第一眼就记住宝圩的特色。

沿着粤桂路继续前行,数栋青砖灰瓦的骑楼统一换上了“新装”,呈现外立面风格统一、色彩协调的建筑群落,形成了老街独特的城镇核心亮点。据悉,宝圩镇通过开展外墙清洗和统一建筑构建、颜色、材质等方式,截至2月底已完成陵江大桥北桥头沿河、老街两侧、示范主街的65栋房屋外立面提升改造,有力提升圩镇风貌。

改造后的老街骑楼。

改造前的老街骑楼。

陵江河畔,曾经杂草丛生,如今铺上了约5000平方米的碧道草坪,700米的排水沟修葺一新,数百米步道沿途路灯明亮、护栏整齐,就连沿江路都种上了低矮灌木,实现“路畅、灯明、景美”三重提升,“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廊道雏形初现。

宝圩镇的变化从何而来?“得益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实施。”该镇相关负责人说,“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宝圩镇锚定“两广窗口、南药宝圩”发展定位,以“一带两轴五片区”空间布局为蓝图,高品质推进省际边界镇和典型镇培育建设,在美丽圩镇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陵江河畔美景如画。

宝圩镇的变化,不仅在于“面子”更美,还在于“里子”更实。据了解,自典型镇建设以来,宝圩先后完成约16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与1.1公里的河岸碧道建设;完成兴宝大道北段道路196米硬底化修复、排水渠建设,以及主街双向统一店招及人行道铺设;完成美丽圩镇客厅主体建设与客厅内部装修;完成圩镇破旧路面修建6000多平方米;完成宝圩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院内及外侧护坡硬底化铺设、树池修筑、周边环境提升等。

近年来,宝圩镇还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有喜事来种树”“我为家乡种棵树”等主题活动,种植化橘红、鹅肾树、黄花风铃、万紫千红、香樟树等各类树种树木超万株,绿化长度达71公里。

推窗见绿,步步新景,群众家门口的幸福生活可感可及。傍晚时分,城镇居民沿河散步,孩子们在草坪上追逐、嬉戏,老街居民王姨笑着说:“以前怕下雨淹水,现在河道畅通了,风景也美了,群众的生活更好了!”

南方+记者 杨建雄

通讯员 杨礼圣 廖宏森 黄科荣

编辑 朱慧溪
校对 叶枫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