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LPR又双叒“按兵不动”,“央妈”降准降息虽迟但到?

289财经热点
+订阅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已经5个月没动了。

3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3月LPR——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与此前报价持平。

中国人民银行。新华社资料图片

中国人民银行。新华社资料图片

LPR为什么不降?什么时候会降?说好的“适时降准降息”什么时候来到?

LPR为什么不降?

LPR最近一次调整,是在去年10月。今年,LPR还没有调整过。

为什么不降?这就要结合国内、国际两方面来看。

向内看,去年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显现,主要经济指标朝着向好方向在发展——年初信贷实现“开门红”,2月制造业PMI重返扩张区间,1—2月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比去年全年有所回升。

此外,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对消费、科技倾斜力度加大,提振市场信心;生育补贴、新一轮以旧换新、提升收入预期等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持续出炉。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这使得市场对宏观长期的担忧有所好转,增加了央行“底气”。

与此同时,当前市场利率中枢明显上行、人民币汇率压力所缓解,说明“央妈”的货币政策达成了阶段性目标——稳汇率、防利率风险、防空转,并不着急降准降息。

向外看,年初以来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美国等国家自顾不暇,LPR“降息”并无迫切性。

例如,3月美联储暂缓降息,并在议息会议声明中新增“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表述,对2025年美国实际GDP增速的预期中值从2.1%大幅下调至1.7%,同步将2026年和2027年下调至1.8%和1.8%。

“特朗普重新上台之后,美国货币政策调整面临压力,美联储传递出放缓降息步伐的明确信号。如果LPR下降速度过快,将可能扩大中美利差,增加人民币汇率波动压力。”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LPR什么时候降?

市场对LPR“降息”时点的预期正在后移。

不少专家认为,短期内LPR下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都不太大。

一大重要原因,是商业银行的息差正承受着较大的压力。3月,多家大中型银行出现存款利率“倒挂”,长期存款利率不及短期存款。这背后,是近年来银行存款增速放缓,有些银行不得不以更高的利率吸收存款,导致银行负债成本的攀升。

此外,在董希淼看来,LPR短期内保持稳定,将有助于将银行息差维持在合理水平;有助于减轻中美利差压力,促进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有助于减少资金空转和套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不过,按照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的表述,可以预见,未来政策利率和存款利率将会继续降低,LPR仍将在某个时间下调。

下调会发生在何时?

综合多方观点,这个时间窗口可能在二季度。

例如,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综合当前房地产市场、外部经贸环境变化,以及整体物价走势,二季度降息窗口有可能打开,届时会引导LPR报价跟进下调。“不排除引导5年期以上LPR报价较大幅度单独下行的可能”

董希淼也认为,年内LPR第一次下降可能发生在二季度,但市场对LPR等利率下降的节奏、幅度,不可抱有过高的期待。

降准比降息先来?

再来看降准。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适时降准降息”,此后“央妈”也表示“择机降准降息”。

“降准降息”被频繁提及,释放了明确的政策信号,使得市场降准预期持续上升。不过,“央妈”却迟迟“按兵不动”,降准如何“适时”“择机”成为焦点。

记者发现,专家们对降准降息时机的预测不尽相同。

温彬认为,降准可能发生在LPR下调之前。

“结构性降息和降准有望优先落地,LPR下调时点或后移。”温彬认为,长期来看,降准有利于缓解银行负债压力、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仍有实施必要”。但要综合考虑政策利率水平、流动性充裕程度、实体经济融资条件等,4月中旬或为观察期。

董希淼预测的降准时点则更加靠前。他预计一季度央行将可能实施全面降准,而且未来存款准备金制度5%的“隐性下限”可能将被打破。

南方+记者 唐柳雯

编辑 钟烜新 李卓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