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准医疗与传统医学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康复门诊于3月17日正式开诊。作为专为肿瘤患者量身打造的中西医结合康复平台,该门诊深度融合中医与西医的双重优势,推出12项中医特色疗法,构建起覆盖预防、治疗、康复全周期的中医特色健康管理体系,为肿瘤患者提供优质康复服务。
“中医强调因人而异的辨证论治,我们坚持依据患者体质、病情阶段定制个性化康复方案,实现精准干预。”据中医康复门诊负责人吴迪介绍,中医中药在肿瘤治疗全程管理中可以发挥多重作用,如针灸、推拿、艾灸等方法能够温通阳气,缓解癌症引发的疼痛、疲劳等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等方法能调节脾胃功能,减轻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副作用;中医运动疗法、情志疗法等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实现身心同治。“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通过辨证论治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脏腑功能,可以使机体处于良好的内环境,增强对肿瘤的防御能力,降低癌症复发转移的风险。”
目前,中医康复门诊根据肿瘤患者康复需求,推出12项中医特色疗法,为肿瘤患者“扶正祛邪”。如雷火灸疗法,以含中药成分的艾条悬灸,改善术后疼痛、骨转移癌痛等;火龙灸通过刺激经络,缓解腰背酸痛、癌症相关性疲乏;穴位贴敷法可预防化疗恶心呕吐,减轻骨髓抑制;中药热奄包、耳穴压豆、中药足浴等疗法,分别针对胃肠功能恢复、焦虑失眠、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等问题,发挥药物与物理作用的双重功效等。
中医康复门诊的四大核心价值尤为突出:一是“全程护航”,覆盖术前调理、术后康复、放化疗副反应管理;二是“症状靶向”,精准干预疼痛、疲乏、胃肠反应等常见症状;三是“减毒增效”,减轻西医治疗副作用,提升患者耐受性;四是“个体化方案”,依据体质辨证与治疗阶段动态调整技术组合。
据介绍,广医肿瘤医院中医康复门诊隶属于该院中西医结合科(内科五区),科室拥有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名中医、二级教授1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1名和广东省名中医学术继承人1名。科室承担了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市卫生局的多项科研课题,并曾荣获市及厅局级科研成果奖多项,在广东省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方壮玮
通讯员:魏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