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今年首场联学共建活动聚焦绿美中山生态建设

南方+

3月17日上午,在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指导下,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和执法局、东区街道党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学共建活动举行。

为进一步拓展中心组学习形式载体,提升学习质量和效果,2024年以来,中山探索开展跨部门、跨地区、跨系统、跨层级的主题联学、上下联学、共建联学,丰富了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形式。

这是今年中山首场联学共建活动。

当天,参加活动人员先后考察中山气象科普馆、气象预报预警大厅,听取专题辅导、作交流发言并参与植树活动,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有关人员列席旁听。

植树活动现场。 

植树活动现场。 

部门镇街现场展开“头脑风暴”

这次活动邀请了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政策规划与标准研究所所长王明旭作专题辅导,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聚焦中山实际,带领大家深入学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中山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路和建议。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政策规划与标准研究所所长王明旭作专题辅导。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政策规划与标准研究所所长王明旭作专题辅导。

在学习研讨环节,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和执法局、东区街道中心组成员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推进绿美中山生态建设”主题进行了交流发言。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杜敏表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最核心的要求是要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关系,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近年来,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坚持科学治污,不断创新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中山市空气质量全面达标,排名保持在全国和珠三角前列,3项环境空气污染物年均值均为近12年同期最优水平;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全市城镇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河涌,主干河涌基本消除劣V类,地表水考核断面改善幅度全省第一,宜居宜业、亲水乐水的社会风貌逐渐展现;成立全省第二个地级市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现“三个率先”,获得首届广东省十大生态环境创新案例等,一系列成就绘制出中山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多彩画卷。

“我认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路径要聚焦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在美丽广东建设中勇于争先、敢于创新,还要凝聚全民力量,共建美丽中国,推进先行区建设,强化示范引领。”杜敏表示,推进美丽中山建设,要坚持系统治污、科学治污,深入推进绿色“工改”,持续提升水生态环境品质,积极推进美丽系列创建,深入实施绿美中山生态建设,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与美丽中山建设的联动推进和融合发展。

2024年以来,中山市城管和执法局积极推进绿美中山生态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园林绿化管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山市城管和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国庆表示,中山市城管和执法局将进一步加强市属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指导各镇街开展园林绿化管理,推动绿美中山生态建设取得更大成效,贯彻上级部署,推动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履行监管责任,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扎实推进绿美中山生态建设,为打造美丽中山、建设生态文明强市贡献力量。

过去一年,东区街道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有序推进绿美生态建设,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打好“蓝天”保卫战。

东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全庆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保持定力、久久为功。接下来,东区将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切实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坚持问题导向,以高品质生态环境助力“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立足常态长效,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格局。

参加活动人员考察中山气象科普馆、气象预报预警大厅。  

参加活动人员考察中山气象科普馆、气象预报预警大厅。  

与会人员点赞联学共建形式

2024年以来,中山市各场联学共建活动促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常态化和长效化,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提供了有效示范。

此次活动也获得镇街、部门点赞。

杜敏认为,此次联学共建活动十分新颖,是一种创新型活动。

“通过这一活动,市直部门、镇街一起研究美丽中山建设下一步应该如何去做、如何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山落地生根,受益良多。”杜敏表示。

邓国庆表示:“通过深入学习,我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关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李全庆表示:“今天的联学共建活动,既安排了实地调研,又安排了专家专题辅导,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我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工作要求,推动绿美生态建设出亮点、出成效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

东区街道党工委书记周俊峰认为,本次活动,东区街道与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和执法局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学共建,围绕主题共同学习、横向联动,有力推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不断走深走实。

周俊峰表示,这场活动丰富了联学共建内涵,找准了学习的交流点和工作实践的契合点,确保“学”有准度;完善了联学共建机制,畅通了沟通渠道、完善了对接机制、深化了联动协作,确保“学”有深度;提升了联学共建实效,把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学”有力度,不折不扣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到实处。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苑世敏

通讯员 钟轩

编辑 李姗恒 钟时政
校对 叶枫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